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北天马蹄疾 第四十七章 分寸(2/3)

作者:柳剑臣
是卫田没有这么做,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负责守北门的姜勇,除了三十名斥候兵以外,同样也是一千神凤军。

正在城墙上指挥青壮百姓加固防御的姜勇,已经大变样了,浑身血迹,一身皮甲也多处破损,一张大脸更是被血污掩盖了原来的模样。

看到卫田走上城墙,姜勇立马小跑过来,当见到赵翊跟在后面时,先是一愣,然后冲赵翊点点头。

卫田毫无废话,直接问道:“还剩下多少士兵?箭镞还剩多少?”

姜勇回道:“能战斗的还有六百人左右,箭镞剩下不到三分之一。”

然后又骂骂咧咧地道:“这帮挨雷劈的东越军,一个个像是狼狗发了情似的,硬是嗷嗷地往上扑,一刻的不停歇,我们伤亡还好,就是不休息都累瘫了。”

卫田依然没有多话,“还能坚守吗?”

姜勇也没有二话,抖擞精神道:“将军放心,只要有我姜勇在,这帮狗日的就别想登上城墙。”

卫田点点头,说道:“提高警惕,敌人随时都可能进攻。”

“将军放下,我时刻睁着眼睛呢。”

姜勇见卫田带着赵翊走下城墙去,满肚子的疑惑还没来得及问。

姜勇想着,等打完这一仗一定得问问赵翊,他是如何走到卫将军的身边的,据姜勇了解,卫田可不是光听好话就会认可一个人的。

副将李镇守卫的西城门,情况要糟糕些,同样的一千士卒,经过一夜的激战,到现在还能持剑参加战斗的,已经不足五百人了,箭镞倒还剩下不少。

卫田同样没有一句多话,在了解情况之后,立马从作为预备队的一千人中,抽调三百人补充西门。

之后赵翊又跟着卫田马不停蹄的去了南门,这里同其他三门一样,同样放了一千士卒戒备。

在南门,卫田待的时间更短,只是和守将简单交代几句,便带着赵翊策马离开了。

他们穿城而过时,一路看到许多面容憔悴,神情沮丧的老百姓,都是些老幼妇孺,青壮汉子都已经上城墙帮忙了。

卫田一脸严肃,眉头紧紧锁着,一路上再没有说过话。

城外山坡上东越军的中军大帐中,呼延卓盯着悬挂着的淮州城防图,正在琢磨正在发生的战事,军司马李彦则依旧坐在角落里,慢条斯理的整理文书。

李彦是个二十二三岁的年轻人,出身关中没落世家,祖上在前朝做过大官。经过本朝的立国之战,以及这些年的战乱,到了李彦这一代,整个家族也就剩下他一根独苗了。

李彦先是在洛城学宫中混了几年,然后觉得“秀才不出门,未必就能知晓天下事”,于是乎便走出洛城学宫,想用脚去丈量外面的世界。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竟然一个人行走在乱世之中,九州山川、五湖四海,这么一通走下来,竟然屡逢奇遇,居然也让他混到了贤人的级别。

只不过李彦虽然主修儒学,但在他心里,倒更偏爱兵家和纵横家。

“李彦,你说这淮州城还需要多久可以攻下?”呼延卓直接了当地问道。

李彦的目光从案上的文书中转到呼延卓身上,口气平静地道:“呼延将军对淮州城的战事已经成竹在胸了吧?”

呼延卓转身看着李彦,哈哈笑道:“就你小子聪明,据探子传来消息,城内的百姓已经人心惶惶,城墙上的守军也开始有些松动了。”

李彦笑了笑,说道:“将军想开始落下一步棋?”

呼延卓没有正面回答李彦的话,而是皱了皱眉头,说道:“当时你说我们直接绕过淮州城,直奔雷泽,与刘霸将军率领的两万步兵及五千骑兵形成掎角之势,从而稳固我东越军在江夏郡的局势,现在看来是本将军走错棋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