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七章 寻根之旅(1/3)

作者:alalei2020
一出佛堂,雨铃儿便追问母亲当初安葬之事,这正合了四叔的心意,两人商量着一同回乡祭拜。

第二日一早,四叔便去通报了王爷等人,带着雨铃儿一同去往琴师杜烟秋的故里苏州。

雨铃儿本想亲自去告知润风的,却被四叔安排整理物品,由他一应去禀告了。

这时雨铃儿第一次出远门,从庭院深深深几许的王宫出来是一个变化,在慎王府以郡主身份生活也是一个变化,现如今离开京城开启寻根之旅更是一个变化。

为了方便出行,四叔亲自驾着马车简装出发了。

雨铃儿感觉一路的新鲜与稀罕,每到了个新地方,定会掀开车帘好奇的张望着。

因为一直在赶路,四叔也很少说话,雨铃儿也没有机会太多发问。

只是当马车进入苏州城后,四叔的话开始慢慢多了起来,每一个地方他都会停下来,让雨铃儿下车,和她要念叨半天。

从父亲的嘴里雨铃儿这才开始了解母亲的身世。

那条母亲家居住的长长的小巷子现如今已经没有了影子。

但父亲依然找到了母亲家的旧宅,那里早已换了新主,当初的朱门红漆也剥落了不少。

而与之相邻的父亲的家院却早已没了踪迹,原来的旧茅草屋的地上已经搭建起一座别人家的小宅院了。

当年外公是当地有名的琴师,老年得子,便将自己一生所学全部交给了独生女儿杜烟秋,雨铃儿的母亲。

母亲幼时家境尚可,外公又乐尚好施,平日里对乡里乡亲帮衬不少,穷困潦倒的父亲一家六口人也常被救济,也是在那时,父亲为了减轻家里负担,去寺中从师学武。

直到那一年苏州城里闹饥荒,死得死,逃得逃,整个城里饿殍遍地,哀号不断,父亲也从寺庙里回到了家中。

外公与外婆两人已经年迈不愿离开故土,四处颠簸流离,便将母亲托付给父亲一家人带出去逃荒。

大旱之年,全国各地的灾民都朝着富裕的京城奔去。父亲一家带着烟秋日夜赶路,却接二连三的一个个饿倒在地。

说到此处,父亲的眼里泛起了泪花,雨铃儿没有经历那种悲惨时代,自是不能真切的体会四叔眼看着亲人一个个离世的痛苦,但是她知道那种感受和当初桂嫔姆妈撒手人寰时的无助感。

所幸,他们在路上遇到了出行的慎王爷的官兵,四叔拉着母亲来到饮马的河边,还未走近便晕倒在地。

恰好被当年的慎王爷也就是现如今的老王爷看见,便命人将他两人救起,如此这般,两人捡回了性命,随后便在慎王府里当了护府侍从和琴师。

雨铃儿这时才完整的了解到当年往事内容。

在苏州城里行走,脚步是如此缓慢,讲述又是如此细致。

街面上的角角落落父亲如数家珍,以前这里是李记包子铺,他家的包子馅多皮薄,最是好吃,只是买不起,第一个包子还是雨铃儿的母亲买给他尝的。

往前走两步便是当年的张家茶楼,那里总是人满为患,那时候烟秋的父亲最喜欢去那里喝茶,兴致好的时候也会弹奏一曲,引来满场的叫好声。

再往前就是吕记杂货铺,那是孩子们最喜欢的去处……宁儿望着神采飞扬的父亲一一细数陈年旧事,脑海中跟随着不断想象那时年少的父母亲的形象和往事。

不自觉间她也想起道观里的那颗枣树,还有张姆妈特意为她做的秋千。回忆总是被珍藏在内心的最深处,而那里总是有着美好的过往。

在城里逗留了几日,父亲把所有的回忆和一切的过往就这样零零碎碎的都告诉了雨铃儿。

这一日清晨,他叮嘱雨铃儿着上一身黑衣,和他一起去买了纸钱和供品,来到了郊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