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百六十九章 反贼大本营(1/2)

作者:阿斯顿发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下了马,冯森双脚着地,使劲跺了跺地面,一阵烟尘升起,却不见地面出现缝隙或者痕迹。  这条路线是汉堡新修的前往新野与迪特马尔申的地方,这片地区曾经是海水倒灌的重灾区,盐沼和森林覆盖了这片土地。  不过自从陈公堰修建完成,河水难以倒灌,这片原先贫瘠的地区很快就得到了大肆地开发。  来自大唐的府兵,带着奴隶与包衣,以及本地的佃户,在短短两年间,就在此处开垦出来了将近四万亩田地,而且这个数量还在继续增加。  要知道,新野建立的第一年只开垦了五千亩左右的田地,而第二年一口气开垦了三万五千亩,现在是第三年的第二季度过去,便已经开垦了三万亩。  由于这些地方原先都是沼泽,填平成田地后,土质和沉积的腐质为田地带来了极高的肥力。  冯森调查过,十个府兵带二十个佃户或自由民,八十个奴隶,外加驽马四十匹,一年能开垦出差不多3000亩田地。  若是狠狠心,愿意花费五到六个奴隶,甚至能开垦4500亩田地,虽然冯森禁止奴隶被无故滥杀,但过劳死却不在考虑之内,况且这些奴隶到底是一个珍贵的劳动力,很多府兵也是不忍心这么嗯消耗的。  在疯狂开垦的前提下,牲畜贸易在787年的上半年,逐渐成为了一项利益极高的贸易品。  一头好奶牛要10个索里达,一头普通奶牛6个索里达,一头好耕牛8个索里达,一头普通耕牛5个索里达,一头耕牛的价格,抵得上5个波美拉尼亚奴隶或者4个普鲁士奴隶。  这些牲畜一部分来自后世的法兰西地区,一部分则来自北方的斯拉夫部族,甚至很多的部分都来自北欧和东欧的斯拉夫部族。  一匹粗呢绒,在南方卖出的价格大概在1到3索里达,冯森给波美拉尼亚部落首领和古普鲁士战士种姓开出的价格是5到6个索里达。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这是一个什么概念,相当于说,冯森可以拿一匹布,去换一头牛或者五个奴隶。  而冯森生产一匹布的成本,还不到售价的五分之一,而且生产的速度极快,一匹细呢绒需要两个织工,工作五天左右,如果是粗呢绒,那就更快了,两天就行。  部落首领的贪心是无法满足的,有了呢绒,他们还需要细呢绒,有了普通椅子,还想要阿尔斯特镇的高档家具,当然还有最重要的啤酒,甚至于口感精细的小麦粉(当地很多人都是吃的黑麦)。  在尝试过小麦粉之后,不少当地的酋长都落下了心酸的泪水——我本可以忍受黑麦,如果我未曾吃过面粉,我本可以忍受兽皮,如果我未曾穿过毛呢。  而酋长能拿得出手交易的东西实在不多,他们的特产,维莱蒂和欧波里特人基本都有,唯一能卖的,只有牲畜和人口了。  但人口作为自己的实力,怎么能乱卖的,这本是酋长们最头疼的问题,难不成去抢劫那些公司商会吗?  那就是自求死路,本来就没多少东西可以卖,再把这些商人得罪了,那人家坐船走了,就更没有了。  直到一位古普鲁士战士首领,灵机一动,将原本要购买的面粉,换成了冯森在维莱蒂战争中淘汰的战利品,包括一部分残次的武器,例如盾牌、武装衣和长矛。  我不能卖自己的人口,还不能抢别人的人口吗?我自己没多余的牛可卖了,还不能抢别人的牛吗?  反正就算没冯森,他们每隔一段时间就得打一场,现在直接增加了频率罢了。  于是,不管是波美拉尼亚地区,还是古普鲁士地区,部落纠纷逐渐变多了起来,甚至还有向小波兰地区蔓延的趋势。  光是今年上半年,冯森就从这些波罗的海沿岸的斯拉夫或近斯拉夫部族手中,获取了将近1000头耕牛,300头奶牛,还有2000多人口。  这也是新野田地爆发式增长的第一个原因。,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第二个原因,便是陈崇义的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