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章 这是第三十章(2/2)

作者:阿斯顿发
了,攻破一个村庄的产出绝对比投入高,那还等什么?多捞啊!  冯森觉得,有了这么一笔收入,计划中的百户制度就可以提前安排起来了,启动资源就是这些粮草。  所谓的百户制度,其实就是与蒙古人的千户改制以及明朝改土归流类似,或者说一个思路。  以当地的撒克逊传统,一个部族的酋长传承,并非是长子继承,甚至不是父死子继,当然前一任酋长的意见也很重要,但是绝对达不到钦定的程度。  当一个酋长死去的时候,诸位位高权重的长老或小首领就会开始进行选举,来自古老日耳曼的部落传统,让这一行为天然具有正当性,祖宗之法不可变嘛。  长老们会举行集会,从酋长的亲戚和儿子中,投票选出他们认为最贤能或者说最强大的,在著名游戏十字军之王中,这种继承方法就被具化为撒克逊继承制。  而冯森的百户计划是,首先,培养一批强力的带路党,这群带路党未来不一定能继承父亲的酋长之位,但通过冯森的赏赐与冯森武力的强力支持,他们绝对会成为部族中的强力人物。  这带路党种子,就是那一百个军事被迫考察团成员,冯森将会授予他们百户的爵位,并授予他们技术,加强他们的实力,让他们成为村子里的重量级人物,帮助他们武力或者和平夺权。  在未来,冯森将会逐步用虚封的百户来替代酋长之位,只是区别是,百户是可以长子世袭的,但酋长要各个长老投票。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人都是有私心的,相比而言,儿子绝对比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更亲,辛苦打拼了大半辈子,结果一死家业瞬间给了别人,谁受的了呢?  当然,百户制最大的作用是打破部落隔阂,这个时代的人们是没有民族概念的,所谓的撒克逊人,不过是三个大的说类似方言且血缘较近的部落联盟罢了。  传统的撒克逊部落作战时以村落为单位,氏族血缘为纽带,换句话说就是邦联形式,经常出现打仗不听指挥,大家互不统属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他们往往以个人小村落的利益为先,顺风仗还好,一打逆风仗常常就是我军败了,然后一呼而散——打仗要死人的,死多了自己氏族的战士,就要被其他氏族吞并了。  桑特尔山就是个明显的战例——关系近的氏族在一起组建军阵,没人缘的氏族自己单氏族成阵,互相不听指挥,见势不妙立刻逃跑,结果被各个击破。  百户制就是为了打破血缘统属关系,把所有村民按户数和田地进行调配,打压大部族,加强小部族,甚至将一个村的百户封到另一个村里去,或者一个村封两个百户。  冯森要将这些撒克逊人打散,然后才能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注意,百户之上有千户,这个千户,由冯森本人钦定,基本就是从下属的百户里面选,千户可是有权裁决部落矛盾和分配战利品的哦。  你看,你作为一个百户,死多了部众,别的部落没法吞并你,甚至千户为了加强自己的实力,还会想方设法给你补齐,甚至作战勇猛的话,能当千户,甚至入朝为官,现在该听谁的,该讨好谁就一目了然了吧。  而这一切的开始,就是要加强这些带路党,说句不好听的,大多数时候感情在利益面前,不值一提。  所以为了拉拢这批带路党,穷的掉渣的冯森需要一笔资助,一笔来自维杜金德的天使投资。  这投资啊,不是坐在家里自己就能来的,要自己争取,可不能畏前畏后的。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