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〇〇六回 众凶徒血洗盘蛇堰 徐贾氏魂断观音岩(1/6)

作者:朱王孙
接上回。{这时,忽然打外面吹来一阵灌窗风,刮得轿帘呼啦翻动,贾氏下意识撩过披风罩了孩子小脸儿。

“哪儿来的邪风?”老妇人这头叨念着,那头已从随身的包袱里掏出一块红锦欲朝孩子围去,“来,快揽上,可别叫咱的小公主着了凉……”

贾氏抬头一笑,瞧了一眼老妇人手中那块红锦,又对她笑说:“乳娘,您还是将这物件好生收着吧。”

“公主……”老妇人话一出口,就被贾氏打断。

“乳娘,跟您说过好些遍了。从今往后,莫要再唤我‘公主’。”贾氏说着,已探出一只手来搭在老妇人手上,眉眼含笑地叮嘱,“如今,我已嫁入徐府。您这般称呼,若叫府中两位姐姐听了,当会作何感受?”言到此处,她又是一声轻叹,眉目里渐显哀伤,“况如今,我等已是国破家亡,昔日荣华早已随风散尽……落魄之人,何必炫耀当年尊贵?”

“好好好,老身知道了,我的徐夫人。”老妇人见她渐显忧泣之色,便赶忙轻叩其手连声抚慰。为消转贾氏伤怀之情,再次扯起方才那块红锦,为孩子围去。“不过,这会子你得听老身的,快把这宝贝给孩子围上。这锦襕真真儿是个神物,可消灾疾避邪秽。”

贾氏面露浅笑,打趣道:“看您,区区一件凡物,总被您说得神乎其神。”

“万不可这么说。你从小到大,遭遇多少灾疾,还不是多亏有这锦襕护着?”老妇人一手提着那锦角,一手在上头来回抚过,“夫人也不想想,当年你祖父立你阿爹为汗储时,为何放着恁些宝物不赏,偏将这外教之物赐与他?”她这般问着,下面的话便越发显得如数家珍,“再说你五岁那年,咱逃出汗都,为避那叛军追杀,过天山、渡恶水、遇强人……一路上数不清的劫难,还不是都因有这锦襕护着才得保全?而今你已平安长大,又遇了这般好归宿……这宝锦功不可没。”

贾氏见她絮叨起来,便没法子再作推辞。于是,立马含笑应承:“好好好……您老说得是。真是拗不过您。”

“你呀,听老身的准没错。”老妇人当即眉开眼笑,随手抖开锦襕,将其裹在婴孩襁褓之外。

不得不说,那锦襕果真非同凡物。其幅面横竖各三尺有余,四角各坠紫金环,金丝锁绣“卐”(4)字边,佛家唤作“吉祥云海相”。摊开看时,双面均以金丝绣着回鹘文字,文迹逶迤俊逸,却不知所述何言。

乍看时,那锦面红光照人。待老妇人轻轻抚去,竟见一缕金光打那文字上莹莹闪过。可当外面的日光透过帘缝照于其上时,那上头的文字又随之时隐时现,令人捉摸不定。

仅这一会儿,车马就已向前行进了数里。领队的护卫收缰远望时,正见前方道北有一座草木环抱的墓冢。

正值其眺望之时,打轿子里传出了贾氏的询问:“韩检校,此时已到何处?”

这领队的护卫闻声,洪声回道:“回夫人,前方即是博望侯张骞的墓冢,沿此路向前,过了汉江再行十数里就可入那五郎关了。”

贾氏吩咐:“既是如此,待行至那墓冢前,就暂时停下歇个脚吧。”

“属下遵命。”

老妇人听闻贾氏这般吩咐当即皱起眉头,满脸晦气地对她说道:“夫人,这走得好好的,却要在那死人墓前停脚,好生晦气。”

谁知贾氏见她这般声色竟慰之一笑,搭着她的手道:“乳娘,无碍的。路经此墓,当拜。”听她这话,老妇人眉头骤涨疑云。贾氏见了,忙作开解,“乳娘,您想想,若不是一千多年前那博望候张骞始拓这‘丝绸古道’,使其贯通中原与西域两地,当年我等流亡之时,定是绝路难逃。又怎会千里迢迢来到大明?”

这话说的倒有些道理,可乳娘听了却似乎仍旧不肯买账。只见她长叹一腔怨气,依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