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〇四二回 青磬初露文武义气 朱楹再展德才仁厚(4/5)

作者:朱王孙
黄子清手挥戒尺说:“你二人都有错,一律重罚!”说着一面拉过妙锦掩在身后,一面厉目转看金闻磬,“青磬,你可知错?”

青磬揖手道:“学生知错。”

“为师就罚你面壁七日,如何?”

“学生甘愿受罚。”金闻磬说罢,转身自去门旁。步上石阶后,回头笑望一眼妙锦,自顾面壁站了。

黄子清又问:“徐增寿,你可知错?”

“本公子何错之有?”徐增寿斜眼道。

“你错就错在明明有错,而不认错!”

这话打众人后方传来。大伙儿回头瞧看时,只见朱楹已来至面前。但说此时,朱元璋一行人已行至东北角的月亮门处,其余人等欲上前去时,却被朱元璋冷冷一笑,抬手示意止了步子。

朱楹行至人前,先朝黄子清揖手见了礼:“晚生见过师长。”

“是他?”妙锦望向他,却不明来路,忙朝他的皱眉摆手,示意其赶紧离开。朱楹朝她一笑,并未言语。

“搁哪儿跑来你个小东西,多管闲事。”

朱楹一笑:“别管我打哪儿来。你不是喜欢仗势欺人吗?今儿我就是来欺你的。”

“嘿!你个不知死活的家伙,看我修理你。”徐增寿说着,便撸起袖子,朝他而来。

“大胆!”此时望去,只见徐辉祖打正门大步而来,还未等徐增寿缓过神来,便于脚弯处又着一脚,扑通一脚跪倒在地。

“大哥!”徐增寿回头嚷道,“他们合起伙儿来欺负我,你要为兄弟报仇啊。”说着,竟哭作个妇人模样。

“住口!”徐辉祖指其面门道,“不成器的东西!”旋即又朝朱楹拱手,“安王在上,家弟有眼不识泰山,望乞治罪。”

这“安王”二字,着实惊得众子弟瞠目结舌,旋即慌忙伏地叩首。

黄子清欲施礼时,却被其捧手笑止:“黄训导,切勿多礼。”

再说妙锦,听得那般称谓,再看眼前景象,不免一阵愕然。心中暗想:原来他是皇上的儿子。完了,这回真是死定了。

这时,却见朱楹朝她投来两眼莫名的笑意,转身又朝徐辉祖说:“魏国公言重。常言道‘不知者不罪’。然,家弟却连师长和礼仪规矩也不识得,这可就说不过去了。”

徐辉祖再拜:“安王所言极是,还请安王降罪。”

“家弟既入府学,理当依府学之规处置。”

“是。”徐辉祖一面应承,一面斥责徐增寿,“还不快快谢恩?”

徐增寿却向朱楹叩首,巧言辩解:“安王明鉴,小的为这府学拿了贼子……”

朱楹斥责:“莫要狡辩。从始至终,本王瞧得真真的。自打一早进了这儒学馆,你便带头勾惹出种种事端来。这府学自有教授、训导和役使们辖理,你身为学中子弟,连同自家德行操守都未理清,哪里轮到你来充大?”

“我……”

“据本王所知,你原是西院那经学堂撇出来的附生,是也不是?”

“这……”徐增寿顿感汗颜,支吾道。

“痛快回话,是也不是?”

“是……”

“这府学的附生乃是三级举子中最末一等。按我朝治学之规,若岁考落地亦或不求上进,早该发落到各地衙门充作差役了。诸位师长尚能把你调入这儒学馆来再造德行,已是给了你莫大的颜面。而今你非但不思感戴,还想占山为王、道反天罡……看来,得让你吃些苦头才行。”

徐增寿听闻,慌忙叩头:“小的知错,小的知错。”言罢,话风一转,又是一番顾己而言他。但见他忽然指向妙锦,“可是,那罪人的丫头借其父在这府学服役之便,乔装混进门来,难道就不该治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