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〇三四回 贼施贼计贼盗僧马 善有善报善居佛门(2/6)

作者:朱王孙
步,又拖拉个小儿,定然无法可逃。

此时,但见遇引又指向那烟囱,分明瞧见上头正冒出缕缕生烟来。

于是,为不惊动他,大伙儿早已熄了灯火。随即,诸僧一一扶携了伤者妇孺,步下车来,随那老道士一路包抄而去。

待至门前,那老道士如入无人之境一般,率先推门而入,惠复与遇引紧随其后。随后,只闻屋内一阵稀哩咣当之声,接着便没了动静。这时,只听老道士唤掌灯,其余人等方上灯进了门去。

不看则罢,定睛瞧去,竟见那炕角上竟蜷缩着一只猴子,正可怜巴巴地朝众人凄叫。

老道人道:“看来,应是跑了。”说着,便四处打量,见炉中柴火正旺,又顿觉有何不对,忽然又道,“坏了,定是中了那贼人奸计!”说着,便急忙冲出屋去。可是,到了外室,竟发现那门已被反锁。众人正在错愕之时,但听见院外惊马长嘶,车驾远去之声。

老道士一怒之下,将那门当即踹个四分五裂。出门时,竟见惠复先前所驾车马早已驶向山道深处。

于是几个和尚忙朝余下车驾飞奔去,欲驾车追寻。却听老道士喊道:“慢!”

众僧止步时,竟见老道士几步走上前去,顺手拾起一根木棍来,并朝院门口又行几步。此时方见,那门口摆了三个物件,只是因为夜色昏暗,看不清究竟何物。只说这老道士探棍朝上头一碰,立刻触了机关。顷刻间,接连作响。众人前去看时,竟见那原是三盘大个儿的兽夹。

此时,再次相望,那山道上既不见踪影,也听不见任何动静。

“算了,穷寇莫追。此地山道错踪,黑灯瞎火定然难寻。”

耿五歌愤怒骂道:“只可恨,那畜牲太过狡诈!”

惠复和尚合掌说:“阿弥陀佛。常言道‘善恶到头终有报’,那贼徒他日定是难逃天谴。”

“只可惜,那孩子……”萧氏抹泪。

妙锦哭泣起来,问:“娘,小哥哥会不会死啊?”

萧氏哽咽答道:“上天保佑,那孩子一定会没事的……”

“娘……”妙锦哭得越发难过起来。

萧氏忙蹲下身子,把她拥入怀中,安慰道:“好孩子。没事的,一定没事的。”

老道人望向夜幕深处,叹道:“身本无根树,却作苦海舟。原本回头是岸,偏向淖泥险处游。实可叹!泥足正深陷,迷津已没头!”叹罢,自顾沉吟片刻,又朝众人道,“依贫道看,今夜我等就在此处暂住一晚,明日天亮再作安排。”

惠复大师回应:“也好。毕竟景家内人和这后生皆负重伤,不宜再作劳顿。况那车上经也需重新摆放,以便腾出空来,也好乘坐。”说罢,转头又问,“想必三位施主一直没有进食吧?”

耿五哥应说:“正是。与那畜牲耗了这么久,水米未进。”

“遇引,到后头取些米和干菜来……”

“是。”

且说这一行人等进屋后,草草做了些粥菜以解温饱。三更时分,方才睡去。

第二天一早,众人便又匆匆起来打火做了早饭。

茶饭毕,众位僧者又将两车经塞塞挤挤装进一车之中,便准备再等一个时晨雾退之后动身。

这时,只闻老道人说:“你等且去,老道我就此停留。”

惠复问道:“真人何故于此?眼下车马不是问题。”

“老道我这些年云游八方,每到一处皆是走走停停。欲走便走,想停即停,方能悠游百岁。今晨兴起,竟觉此处倒也不失为一块清闲乐土,于是想在此立地为观,乐居几年。”

萧氏担忧:“可是这深山老林的……”

“唉……悠悠荡荡时时乐,山山水水处处家。”继而又玩笑道:“况此处盘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