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78章:大唐风物,万里江山(2/2)

作者:黄小邪写桃花
着,也想去岭南看一看这个传说中的流放之地。

没想到,这一去,他差点把小命丢在了岭南……

——

岭南即五岭之南,是中原对南土的指称。

岭南之“岭”即五岭,是湘桂赣粤交界地带五座大山的合称。

骑田岭、萌渚岭、越城岭、都庞岭、大庾岭五座大山组成五岭。

这五岭虽并非一个连脉延绵的整体,千米左右的平均海拔也算不上高峻,但五岭与周围群山共同组成的南岭山脉,却是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划分出岭南这个独立的地理单元。

当年,太宗以山川形便原则分天下为十道,即关内、河南、河东、河北、山南、陇右、淮南、江南、剑南、岭南十道,每道设黜陟使,行巡视、监察和安抚之责。

而岭南道的设立,让岭南二字终于清晰起来,也在地图上有了确凿的边界。

因为无论气候、风物还是文化,遥远的岭南都与中原迥异,这种巨大的差异,对于中土人士而言,与其说是猎奇,毋宁说是恐惧。

所以,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岭南都是一个让中土人士感到蛮荒、神秘和恐惧的地方。

《水经注》言:“五岭者,天地以隔内外”。

《后汉书》曰:“下潦上雾,毒气重蒸,仰视飞鸢跕跕墯水中”。

而在历来被贬谪的文人诗文里,岭南更是面目可怕——这里有人迹罕至的原始丛林、神出鬼没的毒蛇猛兽、湿热致郁的瘴气毒雾、腥臊恐怖的茫茫大海……

也学正因如此,荒蛮僻远的岭南,长期背负化外、瘴疠等标签,被五岭围限,遭中原冷落,成为历代流人最常见的贬谪地之一。

一说到岭南,人们无不瑟瑟发抖,连跟着他的随身侍从都小声嘀咕,还以为他们犯了错,被流放岭南……

林远却知道,这些都只是暂时的。

不日之后,随着中国与海外通商日益频繁,广州将成为重要的海上交通门户,而岭南成为了中国对外联系的窗口。

届时,梅关古道将流转着无数奇珍异宝,拉开岭南富甲一方的帷幕……

等到了明清,岭南将迎来商贸的勃发,广盐北销,商税矩万,在清政府的海禁政策下,广州是对外通商的唯一特区。

到了那时,岭南将不再象征着偏远和瘴疠,而成为一个与江南并列的强势地域概念……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眼前的岭南,依旧是流人聚集的流放之地。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