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559章:彼此相助,同图匡复(1/4)

作者:黄小邪写桃花
因为精力不济,武则天没有多作停留。

她在明堂看罢歌舞,又在二张的陪同下沿途赏了一会儿花灯,就直接回了长生殿。

至于设在九州池的元宵宴饮,武则天干脆就准备没出席。

她累了,也懒得去面对那些聒噪的老臣,不肖的子孙。

那御史中丞宋璟就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每次看到她,还要追问二张谋反的事情,真是没完没了……

而那几个老臣,则句句不离太子监国,个个都盼着她早死……

若在以往,武则天早就惩治他们了,可是眼下,她已经懒得再和他们计较。

眼不见心不烦,武则天干脆避而不见。

反正如今也算国泰民安,边境上,突厥、吐蕃都算安分,朝堂上,有二张和武家的侄子们帮她盯着,也不会出什么乱子。

不过,武则天携着二张回长生殿好生歇息去了,等在九州池的太子,还有一众李唐老臣们却傻眼了……

今日元宵佳节,陛下难得走出迎仙宫,他们早就翘首以待,等待传唤了。

可陛下这是什么意思?

她竟然独自前去明堂祭典,竟然没有让太子或者相王同行,却只让二张陪同?

虽然今日不是什么祭祀大典,可是让二张随行明堂,这似乎不是一个正常的信号。

不仅如此,她还观赏了许久都未演出的宫廷十万乐舞……

要知道,这宫廷十万乐舞就是大周帝国的宫廷雅乐,颂扬的是女帝的丰功伟业,希冀的是大周帝国千秋万代……

圣上的心思素来难以捉摸,政局瞬息万变,难道她还政李唐的心思又动摇了?

在这特殊的时刻,人们敏感的神经被挑逗了起来,一个个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本来还想等陛下赴宴的时候,探听一下圣意,督促一下太子监国的事宜,结果圣上干脆连宴会也不出席了。

等了一场空的臣子们,遥望着迎仙宫的方向,神色忧虑,忧惧不已。

陛下已经八十二岁高龄了,这两年又一直缠绵病榻,在这皇权交接随时可能发生的时刻,她既不让太子监国代政,也不让相王尽孝床前,唯留二张兄弟侍奉身边,这无疑是个传位不明的讯号。

无论是李家兄妹,还是朝廷大臣,最怕的就是武则天在体衰昏聩,或者骤然驾崩的情况下,那二张“携天子以令诸侯”,假传圣旨,自立为王。

又或者,这二张兄弟与武家子侄强强联手,那么朝局就可能发生惊天逆转……

无论是传位二张,还是传位武家,对李唐皇室而言,都是灭顶之灾。

天下思唐已久,好容易争取来的李唐复兴眼看就要实现,如今却因为这两个面首变的晦暗不明,朝堂乌烟瘴气,实在是让人痛心不已。

终于,有个老臣坐不住了。

这位须发皆白的八旬老人,几个月前刚刚就任宰相,他就是张柬之——当年狄仁杰向武曌数次举荐,临终托付的李唐老臣。

说起来,张柬之沉勇有谋,老而弥坚,和武皇一样年迈,都是八十多岁的高龄了。

不过,张柬之的身体要比武皇好多了。尤其是他拜相以来,精神矍铄,眼神里总是闪着异样的神采,

当年,如果不是狄仁杰在武皇面前屡次举荐,大力推举,籍籍无名的张柬之绝不可能在年逾八旬的时候入阁拜相。

武则天素来看重狄仁杰,所以对他极力推荐的张柬之,自然也是格外看重。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八十余载的沧桑岁月染白了张柬之的须发,但却不曾湮灭他的匡复李唐之志。

这些年,他看着李唐王器被窃,看着大周帝国兴起,看着女主当权,这朝堂几十年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