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47章:放下屠刀,立地成佛(2/4)

作者:黄小邪写桃花
经愈演愈烈,武承嗣因病刚消停一些,武三思又开始了上蹿下跳。

别的不说,为了这次封禅大典,武家子侄们一个比一个勤政负责,纷纷跑来嵩山献计献策。

或许,他们还在心里期许着,这武周王朝真能千秋万代吧……

看着忙忙碌碌的武家兄弟,武攸绪觉得可笑又可悲。

他早就看透了姑母的心思。姑母所用不过是制衡之术,就凭武家这些庸人,想要继承江山帝位,怕是痴人说梦。

即使是姑母强给,他们也接不住,天下人也不会答应的……

忙来忙去,不过是一场幻梦。

尤其上元夜里的一场大火,烧掉了明堂天堂,也让他看到了武家盛极而衰的结局……

他劝不动别人,只能警醒自己。

仙山外,金銮殿,云雾之中,万丈之巅,一半是真,一半是幻。

这一次,武攸绪下定决心,归隐山林。

——

如今他和牡丹已经是忘年之交,彼此信任,所以有些话也不避讳。

趁着牡丹煎茶的时候,武攸绪向她透露了自己的心思。

“牡丹,我决定了,待这次封禅大典之后,我就弃官入山,归隐嵩山。”

“果真?”

牡丹笑了笑,端起一杯茶,递给了武攸绪。

对于武攸绪的话,牡丹并不诧异。其实她早就看出了武攸绪的归隐之意。

说实话,武家难得有武攸绪这么一个正直之人,就此隐退,未免可惜。

不过人各有志,及早看破也好。

想到林远所说,如果李唐复兴之后,武家之人不得善终,他如今急流勇退,或许还能避祸趋福。

“将军,这修行之事,一看机缘,二看心志。圣上对将军青睐有加,委以重用,怕是不会轻易应允……”

“我意已决,不管圣意如何,待封禅大典之后,我都不再入宫,只在这山林间求个自在。”

“嵩山本是仙灵之地,道门大开,道法自来。将军能如此选择,也是有缘。”

眼看武攸绪心意已决,牡丹也不再多言,又给武攸绪沏了一杯茶。

武攸绪看着牡丹烹茶, 忍不住笑了起来。

“牡丹,你这般煎茶法,还真是少见,倒也自有一番清香淡雅……”

牡丹也笑了,她知道,武攸绪是笑她的烹茶之法与时下大相径庭。

——

要知道,唐时饮茶之风盛行,尤其对山中僧道而言,茶道也是一种修行之法。

以茶为道,修身养性,玉壶光转,禅心明澈,饮一碗茶汤,涤去昏寐,情思朗爽。

唐时茶道,讲究颇多。

时人饮茶讲究鉴茗、品水、观火、辨器,只煮茶的器具,就有二十件之多;而在饮茶方式上,则以“煎茶”为主。

焙炙,碾碎,筛罗,煮水加盐,加茶末,分茶,品茶——一整套流程下来,也是繁琐的厉害。

牡丹在穿越之前,时常陪爷爷侍弄花鸟,闲时喝茶,也略懂一些茶道。

这些煎茶流程,牡丹倒不生疏,只是颇喝不惯这种茶汤……

因为时下这种三煎法,需要放盐调味,而民间饮茶,放的调料更多,还有葱、姜、橘皮、茱萸、薄荷等……

这一点,是牡丹无论如何不能适应的,她更喜欢清茶淡饮。

不过,牡丹也发现了问题所在,那就是时下的制茶工艺,并不能去除茶叶的苦涩和青草味,确实需用调料中和调味一下,方能味道更佳。

还好牡丹之前跟着爷爷品茶,也了解一些制茶工艺,早在翠云峰的时候,牡丹就慢慢摸索自制茶饼,改良制茶工艺,让茶叶的苦涩之味大为降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