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88章 知人知面不~知心(2/2)

作者:封侯书生
认识之前他就想害死我了!

这官场……好恐怖!

于是朱七牛越发不想跟国子监的那些同窗深交了,生怕哪天又着了道。

每逢五经博士来国子监教书时,朱七牛才去听听,有时候也会去其他五经博士那里蹭课。

比起其他先生,五经博士果然厉害不少,有的知识就连宋先生也没讲过,或许就连宋先生也不太懂。

每逢五经博士讲课,朱七牛都听的如痴如醉。

而他大部分在国子监的时间里,都是在藏书阁里看书。

更多时候则干脆请假在家,要么自学,要么去跟宋先生请假,要么玩耍,要么去找黄月英小姐姐,要么去找朱雄英。

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生活紧凑而不忙碌。

似这样的生活,朱七牛一过就是几个月,他跟小伙伴们都过得十分惬意。

转眼间,乡试到了。

乡试又叫秋闱,一般在八月举行,想要参加者,须得是秀才功名才行。在参加之前,还得通过各省的录科或录遗考试,才能拿到秋闱科考名额。

而像是朱七牛这种院案首级别的秀才嘛,则直接免了录科、录遗,直接就能参加乡试。

秀才若是过了乡试,那可就是举人了,有了做官的资格,可以去吏部等着任命,其重要性自然超过前三次科考。

因此,应天府乡试的考场还是之前那个,主考官则由黄育才换成了皇帝指派的其他官员,避免地方官为了当地录取率强行录入学生或是泄题,这种模式跟本地人不做本地官的考量是一样的。

其它各省的乡试也都是如此。

换了主考官,对朱七牛来说没啥影响,反正黄育才当主考官时也不会给他什么便利,顶多是让衙役在给他搜身时走个过场。

朱七牛又不打算夹带小抄,这种便利有跟没有是一样的。

参加乡试之前,照例还是要联名具保、唱保、录名等等,但其它地方却有了较大变动。

最大的变动便是考试时间。

乡试第一场开考时间为八月初九,却不是当天就能出来,必须等到八月十一黄昏,而第二场呢,是八月十二开始,也是需要到八月十四才算考完,第三场则是八月十五到八月十七。

三场连着考,一共九天,期间有六个晚上都是在考场里睡,所带来的另一个变化便是卷子没法马上批改出来。

那么,自然也就无法在第一场考试完就公布第一场的排名,第二场亦然。

所以所有参考学子都不会在第一场、第二场被淘汰下去,最终公布的榜单也不是单场的,而是三场总成绩。

这样的模式无疑是更加难熬的,时间长,中间没有休息,三场连着考也会让考生压力更大。

若是某一场的某一题做的不好,很可能直接影响后面的考试,导致三场考试全都答得乱七八糟。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