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44章 大结局(2/4)

作者:羿落九日
闲过信陵饮」,第十四句「五岳倒为轻」,第十六句「纵死侠骨香」,则各是一套拳法。

第十三句「三杯吐言诺」,第十八句「意气素霓生」,第二十句「烜赫大梁城」,则是吐纳呼吸的内功。

最后一间石室则是一些蝌蚪文,其实是穴位图。

而古诗旁的注解,是有害无利的,而石破天不认识字,所以全部练完了,这种机遇当真是,可遇不可求,妙哉,妙哉,侠客行所记载的,是让有缘人学完了,支柱自然倒塌了。

《侠客行》一诗共二十四句,即有二十四间石室图解。他游行诸室,不识壁上文字,只从图画中去修习内功武术。第五句“十步杀一人”,第十句“脱剑膝前横”,第十七句“救赵挥金锤”,每一句都是一套剑法。第六句“千里不留行”,第七句“事了拂衣去”,第八句“深藏身与名”,每一句都是一套轻身功夫。第九句“闲过信陵饮”,第十四句“五岳倒为轻”,第二十一句“纵死侠骨香”,各是一套拳法掌法。第十三句“三杯吐然诺”,第十六句“意气索霓生”,第二十句“烜赫大梁城”,则是吐纳呼吸的内功。单是第二句的剑法“吴钩霜雪明”共二三十柄剑,石破天修炼到十四柄剑已发现内力劲急,而“白首太玄经”则是最后一间石室的武功,可以将全身数百处穴道串成一条内息,内息汹涌澎湃,如一条大川般急速流动起来。全部练成后,右手虚执空剑,手中虽然无剑,剑招却源源而出。剑法、掌法、内功、轻功,尽皆合而为一,早已分不出是掌是剑。随心所欲,既不必存想内息,亦不须记忆招数,石壁上的千百种招式,自然而然地从心中传向手足。”

“这么厉害?”何仙儿诧异道。

“是啊,原来文公子在移花宫还藏着这样的两位高手。”独孤静道。

“常宁,文公子为什么一定要与你父王为敌呢?”殷芙蓉问。

“都是为了权力。”常宁叹了口气。

“为什么这样讲?”何仙儿问道。

“说来话长,不过反正也是赶路,我给你们慢慢讲吧。”

“好啊。”很仙儿道。

“皇爷爷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

藩王各拥重兵,其中尤以秦、晋、燕、宁诸王势力最强。

洪武二十五年,太子朱标病故,继立为皇太孙的朱允炆,也就是文公子,对诸王势大难制深感忧虑。

我父王朱棣与周王朱橚及齐、代诸王均拥兵自重,多行不法,朝廷孤危。

故朱允炆文公子即位后,即与齐泰、黄子澄等密议削藩。

以燕王势大难图,故削藩自燕王同母弟周王始,周、代、岷、湘、齐诸王先后削夺,湘王自焚,余皆废为庶人。

文公子令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加强防燕措施。建文元年六月,也就是文公子刚刚登基的时候,齐泰将燕使邓庸下狱审讯,具得燕王将举兵反状,乃发兵逮捕燕府官属,并密敕张信逮捕我父王。

张信为燕王旧部,此时遂降燕,我父王朱棣随即为备。七月,以计擒杀张昺、谢贵,并命燕府护卫指挥张玉、朱能率兵乘夜攻夺北平九门,遂据北平。

其实,我父王是逼不得已,才这样的。”常宁叹了口气。

“那后来呢?战局怎么发展?”张清明问道。

“在谋士姚广孝的策划下,我父王,在建文元年七月自北平起兵造反,号称清君侧,指惠帝身边的齐泰和黄子澄为奸臣,需要铲除,称自己的举动为“靖难”,瞬即控制北平附近地区,兵力增至数万人。

由于皇爷爷晚年诛杀了不少良将,导致文公子手下缺乏将才可用,朝廷只好派65岁老将耿炳文率兵北上讨伐,号称三十万人。

炳文军十三万人在八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