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八十六章 这可要了老命(1/4)

作者:楼下水如天
多情累美人。

西洋一趟,虽然三个公主陪着。

可是家里莺莺燕燕有是一番滋味。

李敬恨不得在门口贴个封条,天天宅在自家宅院里。

可眼下的汴梁跟大宋也一样,百废待兴。

赵柔嘉还在准备登基大典。

复兴报上把新帝吹出花来了。

为了能一睹天颜。

各地官员,有钱的富商,都在往汴梁挤。

驿站住不下。

一些因为战火破旧损毁的房子也被人盯上了。

赵缨络的公主府就是其中之一。

赵玉盘和赵福金的比赵缨络的房子好点,也好不了多少。

布匹,马匹,一船船的运回来,感觉西洋就是聚宝盆,朱琏干脆召三个公主进宫,她要听三个长公主讲述西洋见闻。

李敬家里也堆满了人。

别说两个结义兄弟还有姑父姑母。

除了能回皇宫住的。

就是宗泽,李纲,陈过庭,黄灿,陈卓一大群人,都住在李敬这里。

弄的一大清早,李清照就撵着他们一起上朝。

宋代的朝会分为大朝会和小朝会。

大朝会是我国封建君主制时期的一项重大礼仪性政治活动,它既是中国皇权政治的集中体现,又与封建礼仪密不可分。它既涉猎国家政治生活的核心内容,又全面展示宫廷礼仪的时代特色。

宋代大朝会是大朝会发展史上及其重要的时期,一方面它是对大朝会进一步发展完善的时期,从举行地点、仪仗、舆服到礼仪程式都作了更为细致的规范。

其举行次数远少于汉唐,到南宋甚至只举行过一次。

靖康之难以后。

朱琏监国跟赵构称帝。

就没有举行过大朝会。

宗泽,李纲对于新帝的登基的仪式,规格准备,都是高于大朝会的。

所以具体细节,还在一系列小朝会上解决。

对于典礼的仪式,朱琏早就等着李敬点头,要不她心里不踏实。

拿到规程以后的李敬也不踏实。

汉代的登基大典一般要等一个月左右,唐宋两代往往是先帝死后第二天就举行登基仪式,赵柔嘉这个比较特殊,赵桓还没死呢。

所以正式的典礼和登基仪式并在一起了。

在《梦溪笔谈》中对唐宋以来的祭祀顺序有如此记载:「上亲郊郊庙,册文皆曰「恭荐r事」。

先景灵宫,谓之「朝献」;次太庙,谓之「朝飨」;末乃有事于南郊。」

原来,唐宋时期皇帝祭祀天地祖宗,先是到景灵宫,然后到太庙,最后到南郊举行祭天仪式。

太庙是放置历代祖先灵位的地方,而南郊这是祭祀天地的地方,那么景灵宫是祭祀什么呢?

原来,在宋真宗时期,为了让赵宋朝廷更有面子,一些大臣提出轩辕氏也就是我们熟悉的黄帝,就姓赵,是赵氏最初的祖先。

于是,在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把曲阜县改为仙源县。

….

在仙源县修建了景灵宫来祭祀黄帝。

也就是说,赵柔嘉不仅要斋戒沐浴,拜祭了太庙,南郊,还要去曲阜最终完成整个登基典礼,每一处,还有各种繁琐的规程仪式。

十来天的登基仪式,从开始到结束,群臣都得浩浩荡荡跟随,还要随时注意礼制。

从曲阜回来,还要花一天时间接见藩属国主或者使团。

别说走一遍,光对着单子,也看的李敬脑壳生疼。

扭头就问赵佶。

「太上皇,你登基时候去曲阜了吗?」

赵佶回想起昔日登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