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6、淮王相招(2/3)

作者:小苏打不掺水
这是后话。

袁睿的前两天考试都是正常,没有大差错,也算进入了大名单。

简单说,每个人的房号都是固定的,个人试卷先归集在一起。

阅卷时,先对第一场试卷进行评阅,如果这中间发现有犯忌讳或者很差的试卷就会淘汰,后面的两场试卷根本就不阅了,这也是很多学子想不通为啥自己后面写的很好,却没有说法的的原因。

所以第一场试卷阅完,足足淘掉了了七百多份试卷,也就是七百多人没机会了。

第二场是公文,这一场,袁睿感觉还行,觉得不太难,毕竟都是制式题目。

他没想到竟然淘汰了一千多人,很多人就是因为一个字,也有的单是一个格式,就全部否定了。可想而知,这中间的要求有多高,房师是多么严格。

等到评阅策论的时候,整个学子试卷剩下的不到三百份。

这中间又有讲究,先看审题,只要观点偏差,不管写得多么精彩,都是淘汰,这是方向。

再有,要说清楚问题和思考,分析理解差了,偏了角度,论证就失去了意义。

最后就是是否言之有物了,问题就在那里摆着,能想到是基本的,有思路有方法才是要考的,云天雾绕,空洞无物那就完了。

能做各房考官的也不是白给的,都有自己的认知思考,你在那乱写胡说,直接就毙了。

要说很巧,就是袁睿的策论正是副主考宋秋林亲自审阅的。

本来扬州的副主考已经确定了杜绍刚,他也算是大学士朱繁涛推荐的人选,这次来扬州就是为了协助王为民,不说别的,至少在大方向要跟王为民一致。

宋秋林本来是去青州,跟孟学士一起。在临出发之前,突然圣上下旨,对调了两人,搞得不但两人莫名其妙,连朝堂重臣都是满心疑惑。

这要感谢朱夫子,自从看到袁睿那篇论宋对外策论,他就赞赏不已,不但仔细研究了几次,还单独上奏,把经过自己完善的这篇策论呈给了圣上。

而圣上也从银鹰那里拿到了完整的袁睿那篇策论,再结合朱夫子的分析,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也认识到这篇策论的价值。

所以这次,他把宋秋林直接派到了扬州,还特意让人叮嘱两句,多看看袁睿的策论。

宋秋林不知道袁睿是谁,但是圣上让自己来,一定有目的,自己照做就是。都是糊名,他也不知道谁是,这也简单,全部审阅完了,再慢慢找就是。

等他阅到五边论,马上意识到,这个人就是袁睿,因为那篇宋对外策论他看过,手法落笔完全相似,甚至连思路都差不多。

看完整篇策论,他也是感慨不已,圣上让自己关注此人是有原因的,人才,真是一个人才,这样的见识,这样的思路,还有一些对策,都让人耳目一新。

他也不耽误,拿着这篇策论到了王为民边上,“王大人,请看这篇策论。”

王为民事先也了解一点,这个宋翰林来这里,只要不是什么大原则,可以由着他。

不过看到策论,王为民也震住了,单凭这个立意,这些对策,就没得说了,再加上宋翰林的特殊性,他也没有多说,这样的人才不选还选谁,他又不是来做恶人的。

最后,综合几天考试,袁睿凭着策论出色表现位列乡试第五。

也就是当天,袁睿的策论和试卷被誊抄后连夜送往京城。

这边,袁睿让小河赶紧收拾行李,没有拒绝的余地,只能按照通告前往陇州。

徐小姐到是提了一个建议,徐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