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71 百姓的钱三七分账,豪绅的钱如数奉还?(1/2)

作者:老坛里面没有酸菜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这句话若是放在现代社会,或许会有人反驳,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哪怕你只是游戏打的好,也能出人头地。  但这句话若是放在大朙,那毋庸置疑就是真理了,读书那是真真正正的‘地位高。’  因为只要一个人去考了科举,哪怕只是成为了最低档的秀才、生员,哪怕他一生都当不了官,那他也是一只脚踏进了更高层的特权阶级。  他可以不用服徭役,可以免除一定份额的田税,在堂上见了县太爷可以不下跪,哪怕是犯了错,县里也不能对其用刑,需要通报给更高层的刑法机构。  一届秀才尚有如此多的特权,那么再往上呢?  越高的地位,带来越多的特权,带来越大的免税份额,一代代士人,一位位官员交叉纵横下来,处于基层的海清县衙,可不就收不到税了吗。  而且别说是商税了,海关呢?  作为一个港口县,所有的来往船只,全部都是皇家的朝贡船,别说收税了,有时候甚至连修缮港口的钱,都得海清县自己倒贴。  “遵法兄,想明白了?”  看着张三爷时而舒展,时而紧绷的眉目,坐在一旁的钱如明,一边喝茶,一边笑着问道。  “算是想明白了。”张三爷同样喝了口茶,然后长出一口气:“这官,不好当啊。”  “哈哈,没想到还能看到遵法兄为难的一面,看来这当官确实是一件麻烦事儿啊。”钱如明大笑一声,然后开口宽慰到:“不过万事无欲则刚,在复杂的官场环境,对遵法兄而言,也不过尔尔吧。”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在钱如明看来,张三本意是不愿当官的,所以才说出了无欲则刚这种话,毕竟一个官如果不爱权,不贪钱,甚至连有没有帽子都不在乎的话啊,那他当起官来确实没压力。  无欲则刚吗?  可惜我有欲啊!  就和当了师父,就要把几个徒弟照顾好一样,张三爷虽然洒脱到有些为所欲为,但做了一件事,就要做好的责任感。他还是有的。  所以在当了知县之后,他还是希望自己尽量能把这个工作做好的。  转动着手中的茶碗,理了理自己的思绪之后,张三爷点着桌上的笔记,开口问道:“如明兄,除了这笔记上的这些东西,在为官之道上,你还有什么能提点我这个后辈的吗?”  “提点不敢当,既然遵法兄愿意听,愚弟倒是有一点小小的心得,分享给遵法兄。”  人之恶好为人师,更何况能给张三这种大文豪当一回老师,所以钱如明也是卯足了精神。  他先是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然后便开始讲授起他的为官之道:  “遵法兄,为官之道的核心,在愚弟看来就是为人处世,为人为的好,能让上司顺心,能让下属满意,那么官运就会好,而为人为的差,那就别说官运了,什么时候被人记恨上,然后掉了乌纱都是正常。”  “所以为人之道,就是为官之道。”  说道这里,钱如明稍稍停顿了一下,然后瞥了眼张三爷,发现他确实在认真听之后,便继续兴致高昂的讲解到:  “而为人之道,又分为对衙门内的为人,和对衙门外的为人。”  “先说衙门内,衙门内对上司很简单,只有一条要求,不要给上司找麻烦,只要你能麻烦都留在自己手里,不让上司知道,那你便是一个好的下属。”  “而对衙门内的下属就有点麻烦了,首先是对官,对待你的三位同僚,你必须要做到知根知底,了解他们的脾气秉性。”,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比如县丞李光阳吧,他是弘德三年的举人,之后三次考进士全部落榜,现在已经心灰意冷的他,对往上走是不抱希望了,所以他的诉求就是,能在任上小赚一点,尽量过安分日子。”  听到钱如明提李县丞的名字,张三脑海里不由想到了,今天在门外带头迎接自己的中年县丞:  想过安分日子?  那不是拿钱搞定就完事儿了。  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