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067 我今儿就要站着,把这旨接喽!(1/2)

作者:老坛里面没有酸菜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接旨。  一个张三爷在电视剧中,无数次听到过的词汇,但他怎样都想不到,自己还有能亲手‘接旨’的这一天。  “师父,外面是在叫您接旨吗?”不只是张三爷有些含糊,他的徒弟们也同样一脸懵逼:师父这怎么好好地就要接旨了,他也没干啥啊。  张三师徒一行人,带着满满的疑惑,来梧桐院门前。  打开院门,张三一眼就看到了外面,三十来岁,骑着高头大马,鼻孔朝天,捧着圣旨,一脸‘皇上第一,我第二’骄傲表情的宣旨太监。  “你们谁是张三啊?”  比寻常太监还要尖锐的声线,在张三耳畔炸响,听的他一阵恶寒。  “在下正是。”  暗吸一口凉气,平衡了一下心态之后,张三拱手答道。  “你就是张三啊。”  宣旨太监耷拉着眼皮,瞥了一眼张三,缓缓点点头:“还行,虽然年纪轻了点,但样貌俊美,当个官儿,也不会有失国体。”  “像后面那五个就不行了,长那么黑!坐堂上,下面的人都看不见他,而且身子那么壮,也没个当文官的样子!”  说完了王家五黑,宣旨太监又把目光转向宫聚仁:“这个倒看着也还行,就是这眼睛怎么这么大啊,晚上睡觉合的拢吗?”  “不过这个小妮子倒是长得不错,也就比我们明月殿下差一点,就是年纪有点大了,得十六七了吧,再加上头发这么短,过两年的选秀你是没机会了。”  好嘛,这个宣旨太监是个碎嘴子。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看着嘚不嘚,没完没了评判自己几个人长相的宣旨太监,以及街道上越聚越多的看热闹街坊,张三爷主动开口打断了他:“这位公公,您今日前来有何贵干啊?”  “当然是宣旨啊,你刚刚没听见吗?”被打断评论的宣旨太监,还有点小生气。  还真是宣旨啊。  确定了这位公公确实是来宣旨的之后,张三爷主动做了个请的手势,开口邀请到:“公公从京城远道而来,想必十分辛苦,不如先入寒舍喝口茶,润润嗓子如何?”  张三必须得把这位公公弄到院里,因为圣旨他是肯定要接的,但跪皇帝他肯定是不能跪的,两项要求之下,他就只能先把宣旨太监弄进家里,然后暗中操作一下,把接旨的仪式糊弄过去。  先喝口茶?  小伙子年纪不大,还挺会办事儿嘛。  作为一名常年宣旨的太监,李公公顿时就听出来张三的话外音。  只是他有些奇怪,这给宣旨太监好处,都应该是接旨后给,像张三这种接旨前就上赶着送钱的,李公公还是第一次遇到。  不过,只要愿意给钱,那前后也没差。  怀揣着小小的期待,李公公翻身下马,迈着老爷步走到张三面前,用鼻子出音的说道:“行,还知道心疼咱家,小伙子前途不可限量。”  “公公请!”张三护送着宣旨太监进院,同时用眼神示意大黑把门关上,隔离外面的闲杂人员。  说请喝茶,那自然是要有茶的,吩咐宫聚仁把家里最好的紫凝沏上之后,张三爷拿出一张500两的银票,放在李公公面前。,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关于该给宣旨太监多少钱,张三在和马守业闲聊的时候,还真聊到过这个问题。  首先就是要看被封官位的高低,官职越大,你该给的好处费就应该越多。  其次要看宣旨的距离,太监跑的越远,好处就应该越多。  像李公公这种,从京城跑到海清县,这么近距离宣一个知县,张三能给五百两好处费,已经算是超额好几倍的红包了。  果然李公公看着桌上面值五百两的银票,两只眯眯眼顿时就瞪大了好几倍,甚至连端到口边的茶碗都停住了。  他看看银票,又看看张三,一张充满女性气息的太监脸,愈发柔和起来。  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迅速无比的把银票收好之后,李公公笑眯眯的朝张三说道:“懂事,张三公子如此懂事,日后在官场上必定平步青云。”  “那就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