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430 三爷要升职都督了?(1/3)

作者:老坛里面没有酸菜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因为遵法?”  “房爱卿何出此言?”  听着房尚书提到三爷,弘德皇帝沉闷的心情,稍稍转好一些。  “回禀陛下,情况是这样的,虽然我们今年的税银,比去年要逊色一些,但得益于义殿下的活跃,我们今年的支出,也要远远低于去年。”  朝廷税银一年比一年少,户部多多少少要背点锅,所以为了不让皇帝埋怨自己,房尚书主动提及了,弘德皇帝最愿意听到的名字——张三。  “房爱卿,你详细说说。”  虽然义子不比亲儿子,但能听着人夸赞他,弘德皇帝也一样会开心。  “回禀陛下,义殿下今年,可是为朝中做了不少好事啊。”  看出了弘德皇帝喜欢听这茬,房尚书也是不吝惜自己的赞美,闷头就夸赞起了三爷:  “首先是今年年初,面对十数万云集京城的流民,是义殿下凭借一己之力,将流民收拢,归化为了海清县民。”  “只此一举,就为朝廷省下了,至少二十万两赈济银,而且治标治本,从今年开始,就再无流民云集京城的窘况。”  好!不愧是遵法,果然给朕长脸!  回想一下年初,三爷归化流民时的盛况,弘德皇帝含笑的点点头,用期待的眼神看向房尚书,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读懂了弘德皇帝的暗示,房尚书继续说道:  “其次是今年年中,面对潞安府的白莲教叛乱,也是义殿下率亲兵前往,在白莲教还未起势,引发更大动荡之时,就将白莲教扼杀于萌芽之中。”  “如果横向对比,以往剿灭白莲教的花费,义殿下此次潞安剿匪之行,也为朝中省下了,三十到四十万两军费。”  “甚至包括上月,义殿下出征宁波剿倭,义殿下也只是报备了常规军饷,像是武器,弹药,船只等额外花费,也全部都由义殿下本人承担。”  主管财政的官员,喜欢什么样的同僚?  自然是能省预算的同僚。  户部的日子每天过得紧巴巴的,像三爷这种基本不问户部要钱,甚至还能给户部倒省钱的同僚,简直就是房尚书最爱的同僚。  如果每位同僚,都能这般省钱的话,他这个户部尚书的日子,该是多么好过啊。  房尚书一条条盘点着,三爷为朝廷省下了多少银子。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而弘德皇帝也一条条听着,遵法为自己付出了多少。  可一条条功劳听下来,特别是听到三爷战胜瓦剌王子,又为大朙省下三十万石粮的时候,弘德皇帝心中的自豪与欣赏,开始向愧疚转变起来:  遵法对朝廷的付出,是不是有点太多了?  面对三爷一件功劳的时候,弘德皇帝没什么太大的感觉,觉得这是三爷应该做的,但是听着户部尚书这么一盘点,弘德皇帝就有些震惊加愧疚了。  “房爱卿,停下吧。”  抬起手,示意房尚书停一停,弘德皇帝开口轻叹道:“一位臣子,为官一任,能做出一件实事,便可称之为能臣。”  “而遵法呢,在这一年之中,不但把在任的海清县,打理的井井有条。”  “还在就任海清县的同时,西征潞安,抗击叛教;北拒瓦剌,赢得演武;东抵夷舰,守卫海清;现在又向南进发,去处理宁波的倭乱。”  “虽然在世间,有文武双全一词,来形容遵法这种能臣,但咱们朝廷对遵法的使用,是不是也有点太多了?”  仔细想想,一位臣子不光要治理地方,还要南征北战,甚至要面对刺杀,弘德皇帝回顾三爷这一年,但凡是有点良心,就得内疚一下。  而被弘德皇帝这么一总结,今日来参加财政预算会的内阁四相,以及户部尚书,全部都面色一紧。  特别是户部尚书,看着弘德皇帝捎带愧疚的脸色,心里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该死!夸多了,把张三给夸过头了!  嗯?你问户部尚书为什么反悔?  因为这就是官场啊。  在官场里,没有绝对的朋友,也很少有绝对的死敌。  存在的,只有绝对的利益,和围绕利益旋转的圈子。  在场的内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