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65 让我来监考?还有这好事儿?(1/3)

作者:老坛里面没有酸菜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陛,陛下,您说谁?让谁来出题?”  由于弘德皇帝的发言过于劲爆,冯公公一时间,还以为是自己出现了幻听。  “张三啊,他不是很会出题吗,那索性就让他来,主持这次科举吧。”  正在气头上的弘德皇帝,并未察觉自己的发言过于不妥。  “陛下,您三思啊!”  “这科举考试的主考,并不只有出题。”  “出题,阅卷,审理,排名,皆为主考官的责任,先不说这张三,是否有能力评判卷宗,单就以他在朝内的根基,恐怕连一个像样的监考团,他都组织不起来。”  “而且就算他组织起来了监考团,最后成功阅卷,成功排名,那些被他提名的进士,真的会被朝野接受吗。”  冯公公说的不错。  科举考试,在选拔做官人才的同时,也肩负着,平衡朝中政治势力的使命。  对考生而言,提名他进士的人是谁,就意味着他入朝之后,是属于谁的派系。  对于考官而言也一样,他们也要从考生写上来的试卷中,找出和自己政治理念相近的人,从而扩大自己的政治同盟,获得更大的政治话语权。  这是一场互相嵌套的政治游戏,里面的玩家早已固定,如果强行把无门无派的张三,拉入这场政治游戏的话,无疑会对这个游戏,产生翻天覆地的影响。  冯公公的劝诫,立刻就点醒了,有些上头的弘德皇帝。  但,弘德皇帝是帝王,君无戏言,他岂能随便收回自己的命令,哪怕这句命令有些上头。  而且更关键的是,弘德皇帝他也有自己的小脾气:  科举明明是给我皇家选拔人才的,怎么就变成了朝中大臣,培养自己势力的工具?  弘德皇帝想到这里,眼眸一凝,瞪向冯公公:“冯伴伴,朕问你一件事,进士是选给谁的?”  “自然是选给陛下的。”  看着弘德皇帝小脾气上来了,冯公公暗叹一口气:得,皇爷这又上头了。  “既然是选给朕的,那朕派何人监考,取何人入仕,百官有何道理不认?”  弘德皇帝说着一拍椅把,久违的展现出帝王霸气。  “陛下息怒!”  皇帝一生气,太监就下跪。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流畅的跪倒在地上,冯公公赶忙出声领命:“奴婢这就赶去海清,将张知县带来。”  “去吧,把张三带来,朕要亲眼看看他,到底有没有阅卷的才能。”  弘德皇帝只是要面子,不是愣头青,该提前准备好的台阶,他还是要给自己准备好的。  “谨遵圣命。”  在心里暗叹一声,自己就是劳累的命,冯公公又再次离开皇宫,前往海清县去请张三爷。  ~~~~  海清足球场。  这个时间,朱柦已经结束了他,心血来潮的足球比赛,在重新空旷下来的足球场上,正好是三爷餐后活动,放飞风筝的绝佳时间。  “丝纶长线寄生涯,纵放由咱手内把。纸糊披就里没牵挂,被狂风一任刮。线断在海角天涯。收又收不下,见又不见他。知他流落在谁家?”  三爷作为一个无情的诗词复读机,在手中的风筝断线之后,自然是要赶紧吟诗一首,好让自己显得不那么尴尬。  “遵法,你这真是文坛子里泡出来的,只是一个风筝断了线,就能开口吟诗一首。”  揪动着手里的风筝线,朱柦佩服的轻笑一声,把即将脱口而出的调侃,又重新咽回到肚子里。  “王爷谬赞了,我这不过就是随口一吟。”  一边享受着王爷的赞赏,三爷一边将断掉的风筝线,不动声色的回收起来,全然忘记了这条线上,曾经还拴着一只风筝。  “师父,冯公公来了,看他那样子,应该是来找您的。”  轻轻拍拍师父的后腰,小樱在三爷耳边轻语道。  “司礼监秉笔太监冯忠孝,见过灵王殿下!”  不用三爷主动上去打招呼,冯公公在看到朱柦之后,自然是要主动过来,拜见一番朱柦的。  “冯公公有礼了,平身吧。”  虚抬手,让冯公公起身,朱柦便稍往后扯了半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