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九章 海岛接应(3/3)

作者:丰郎
,鼓励农工商学,轻徭薄敛,百姓安居乐业。比起战事频繁的中原,浙东可谓天堂。方国珍为民做了三件好事:一是兴办学堂,二是修筑塘堤,三是建造桥梁。

庆元府学堂与羽山(在黄岩城南)文献书院都是方国珍亲自指定兴建的。

元朝台州一带灾荒连年,到至正十四年,公元58年间,先后发生了18次灾荒,其中有十次是水旱灾。方国珍割据后,修了松门的萧万户塘,大闾的长沙塘、塘下塘、横山截塘和坞根的赵万户塘;另一处是楚门一带的先后围成的能仁塘、东岙塘、江心塘、九眼塘、崇德塘、三山塘、吊山塘、花岩塘、渡头塘、枫林塘、上青塘、陈司徒塘,使楚门湾的大片海涂成为良田。在方国珍占领庆元(宁波)后,了解到上虞县海堤年久失修,水淹成灾。国珍带谋臣沿江察看,下令改用石砌海堤,修成后成为一片沃土。

方国珍其人,品行端正勤政爱民。在江浙一带素有民望,百姓可不知朱元璋是何许人,却没人不知方国珍。

大奎当年就在台州县天台山学艺,那里根本没有一丝战火气息,百姓也算安居乐业。为何有人会奏报方国珍拥兵谋反?

大奎想及再三,终于想通了。三国时期魏国的李康《运命论》曾言: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方国珍为官做人并无错处,皇上欲除之而后快,无非是嫉于方国珍的民望德行。

盘步见大奎久久不言,不禁问道:“义父,你怎么了?”

大奎这才警醒,笑道:“没事。”一顿,大奎问道:“你饿了吧。”

盘步点点头,大奎笑道:“跟我去营寨,哪里有酒有肉。”

盘步不禁问道:“若是别人发觉当如何?”

“傻小子,为父岂能叫你别人发觉?走吧。”大奎呵呵笑着,当先转身而行。盘步将信将疑的跟在大奎身后向海盗营寨行去。两人一边走,大奎一边向盘步交代需要注意的事情,盘步对大奎自然是言听计从。无须多想,只等数日后大军围岛,到时再将这一干海盗聚而歼之便是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