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章 温饱难题(2/2)

作者:敢为
地方藏起来,等过一阵确定安全了,再拿出来。  穿的是无字衬衫和牛仔裤,虽说有些不合年代,但应该破绽不大,毕竟一般人认不出来它合不合时代。  唐行之在河另一边的山脚下观察。  桂地多山,河城是山里的山,他的老家更是著名的山旮旯。这里的山上泥很浅,山势特别险峻,连树都长不大。  眼下一堆山光秃秃的,这一片生长的大点的树木,早被附近村子的人砍去当柴火了。不远处能看到有小孩在挑柴火,还有些水性好的孩子,把一捆捆柴火用藤条编好,丢水里,人游泳在后边推,估计这柴得晒一阵子才能用。  唐行之琢磨着该吃什么,这附近是有野菜,但蔬菜能量密度太低……  有小孩到对面河边,拿着个铁盆,在……打水?  不!这是在抓小鱼!  唐行之眼前一亮!  现在没有电鱼,甚至连网鱼、钓鱼都基本没有。  唐行之的爷爷最初是老师,后来去做过木匠、赤脚医生,也学过编渔网打渔。老唐家是全村第三家有渔网的,现在估计还没有。  而且现在大伙干活就很累,没几个人有闲情去摸鱼。  也不是灾荒年间连蝌蚪都捞光来吃的时候。  也就是说,河里的鱼绝对很多!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他搞来了一根死了的竹子,想办法做出许多竹条,插水里,在浅水处围了一个类似“凹”字形的圈。  然后挖了一些蚯蚓,剁碎了丢进去打窝做诱饵。  这种做陷阱的知识,来自于一本叫做《怀斯曼生存手册》的书。唐行之曾经想过做荒野求生的阿婆主,学过一些这方面知识。  诱饵和打窝相当重要,课文《金色的鱼钩》里,一个心灵手巧、生活经验丰富的老班长,在水资源丰富的地方,靠钓鱼和挖野菜都不能让四个人生存下来,主要就是因为缺乏物资来打窝。  地笼抓鱼靠的是地形复杂,鱼顺着边缘游一定能进去,不一定能出来。  唐行之这种简易地笼类型的陷阱,顺着也能出来,但是需要时间。  人在不远处看着,鱼进里边了立马行动,就能逮着鱼。  虽然陷阱简陋,好在这条河现在资源太丰富,半个多小时唐行之就搞到了一条一斤多的鲫鱼。  直接生吃肯定不行,烧火来烤也不好。明火不宜烧烤,会烤焦。暗火,弄得不好会烟很大,烟稍稍大一点就可能引来巡山的。  唐行之垒了个简易的灶台,用一片薄薄的鹅卵石做“煎锅”。鱼则是先摔死,然后用指甲刀磨指甲的那一片来剖肚子、去内脏、胡乱切片。  当吃完这条鱼的时候,唐行之差点就流泪了。  一是因为不知道2020年的爸妈情况怎么样,二是,从小到大就没试过这么捕鱼吃鱼的,连一点盐巴都没有,味道还很腥。  一斤多的鲫鱼挺大的,倒也够吃,只是吃完后另一个问题就涌上了心头。  今晚住哪?  ……  ……  【之前两年抽不出成片的时间来码字,两年后再回来,发现很多东西变了,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