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七十一 六峰山物块,黑暗海,层级体系初建(1/2)

作者:魂萦界
沉验之念对这巧合念生狐疑,猜想那汇聚点数应与携带的渣块量直接相关。遗憾的是没有携带得更多(殊不知,真若那样,结果未必如意,人们总是觉得自己有着更好地选择,可实际发生的可能才是最适合你的)。沉验之念打量第六物块,似迷你群山,峰有六座,峰峰秀色,风格迥异。念体强行摆脱美景的吸引,转而努力探寻第七块物块的影踪。沉验之念被念察到的信息惊到了,以前都是不见或单一可见的后续物块,现察念八方,状若漫天繁星,恶作剧般闪耀,念体茫然,不知究竟要奔向何方。沉验之念呆立良久,知现不可轻举妄动。

收回念思,念体偎靠在第六块物块上。倏地,沉验之念已然现身于壮美山峰脚下。念体感寻第六物块,哪里还有它的影子,只是依稀觉得这里好像在哪里见过。这不就是那物块六峰中的一峰么,沉验之念恍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念体自品其所在,石块较规整,棱刺较少,便择了一斜长坡,攀附向上。念体在这峰峦范围内被限制了能力,行走只能靠纯物质接触,也就是说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不过这也恰恰契合了沉验之念认可的行事原则之一,不愿取巧,尽量靠努力积累与实力提升来达成目标。

沉验之念边行边观,所选斜长坡宽窄合适,并没有多大侧滑跌落的风险。两侧峡谷丛生柱石,“郁郁葱葱”见不得底,也不知里面藏有什么玄机。念体生起的要探察之意,生生被沉验之念按下,它觉现在登顶寻出峰之路才是关键。斜长坡上行交于一几近垂直的柱道,另一侧交于另一条并不陡峭的坡道。沉验之念念肢并用沿柱而上,无暇顾视美景,在柱道末端又是一段缓带及斜陡峰线,行于斜陡峰线中部有一横向峰线相交。当念体登顶之时,全景显现峰线缀连,念中复汇,“东”形呈现,与此同时,沉验之念被挪移到另一峰脚下。念体同样攀附至顶,念中复汇峰线,“方”形呈现。六峰遍历后,“东方龙凤瑞祥”六形聚齐,不知深意。沉验之念下意识地将它们印入念海深处。与此同时,六峰轰鸣,开始移形换位,接着六峰乍开如花之绽放,从中间地带喷射出高速能流,将正处于喷口中央的沉验之念带挟而出,现于点点繁星之下,后续的喷涌能流接力冲举,最后将念体送入了一颗暗黑的物块中,猜测应该就是第七块物块正主。

一入此块暗深似海,繁星寂灭。沉验之念觉此物块的不同,似由黑暗堆叠而成,未能探触到实质,空而黑似实。念体发动谐涡之力,游飞至明暗交界处,里外各半,外面浩瀚星空,内里墨暗深远。沉验之念本能地觉得外面虽然明艳却危险,“物”块内黑暗相反倒有立足,可安附之感,念体决绝地朝着黑幕内飘去。黑暗中无物可参照,还好沉验之念能够通过辨别暗黑度的微小差别来确定方位。目前为止,暗黑度呈现的规律是愈内愈高。不知为何,沉验之念处在这浓浓地黑暗中,内生安适,留恋流连于其中。念体中念质基本单元实实在在地发生了改变,它们从这所谓的念感黑暗中获得了滋养,念质基本单元的体量在不自觉地扩张。若是在光亮处,念体化实后必定要胖上一圈。这第七块物块中的黑暗与先前的暗寂能流明显不同,此处的更原生,纯正。此为滋养,那为冲灌。沉验之念享受着少有的真正静谧时光。

在如此安适黑暗的环境里,念体如鱼入海,畅快地放飞自我。念质在获得实质性滋长的同时,沉验之念念忆与新念的演绎也进行得如火如荼。原本各向分枝的忆念,彼此间建立连接,逐渐形成一个全面的,多层次,空间叠加的统一网。事事皆有联系,点点必有因果。念体忆念指数级别地增加,使得念体念质在信息容量上感到了巨大的压力,它极度地怀念境界跌落前。不过还好的是,念质也在同步地增量。沉验之念不得以暂时中断了千载难逢的忆念体系跨越式进化,决定先在外围暗海中转一转。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