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三十八 余念的泡内参研(1/2)

作者:魂萦界
念及至此,虚转幻实,含纳物块,欲察内情,挤压如前,物块“掉粉”,已把持不住,失了稳态。那掉落的粉末并未散落,竟如附骨之疽般牢牢吸附在余念幻实体上。余念念想,自己虚化态被它们所驱离,实体化却被其粉末所攀附,难不成这货就是喜实厌虚的主。余念念想未毕,那些附骨之沫已没入余念物质实体中。余念惊惧,恐生不测。急忙敛念内察,未觉不妥,倒是来自骨子里那种深层次的自信增加几丝,定是由于实体融沫所赐,但余念现在还未能体会到它的具体好处。即便如此,既然骨子深处都受益于它且并不抗拒,那还等什么,继续研沫吸收。

余念有条不紊地掷壁,挤捻,融沫,泡内能量流已不再平缓,渐起了燥涌。难道是因为物块被吸收的越来越多,才使得平衡渐难维持?有些乱,现在需要梳理下思路,物块与能流维持着某种均衡,泡壁是可以将两者互相转化的媒介,也是它们微妙平衡的产物。念想这些,余念暂且收手。因它对泡内能流也寄予了厚望,物块有益,它应该也差不到哪里去。另外,泡壁内另一个泡泡壁与之形成的那个独立空间,也牢牢地吸引着余念,倍感好奇。

余念虚实各半,靠触泡内另泡的泡壁,果然如预料中的一样,它的稳定性也受到了泡内失衡的影响。余念虚部渐渐地渗透,随着渗入独立空间的部分越多,阻力越大。当渗入进的部分近六分之一的虚化体时,无论余念如何努力,也无法多入分毫。余念实部也尝试着浸入那空间,有趣的是,当实部进入一线,虚部便被那空间排挤出一丝。仿佛空间容物有度,过则溢之。实部未停,继续浸入,当浸入部分也达近六分之一时,再无法多入一丝。此时,内已无虚部,尽被挤出。余念好奇心盛,实部亦回,虚实再变,虚多实少,重试虚渗实浸,各部极限位是近六分之一,虚实转换,虚少实多,结果亦然。余念突悟,独立空间与泡内剩余空间的体积比例应该就趋近于那六分之一。

既然已经明白,便不再试。余念考虑到独立空间的未知因素定不会少,决定虚实各半进入独立空间。另外,怕进入后出不来,便让它们与余念主体藕断丝连,以图后安。浸入渗透进独立空间,念察空间内状况,较之于先前泡泡空间,其内更显空旷。在空间中并不居中的位置有一透明小圆球,之前余念在泡内空间并没有探察到。余念将进入的实体分出小部分化为绳缆牢牢栓固在独立空间外的主体上,自己就如那线端的风筝,慢慢飘向透明小圆球。远观透明,近前发现球形表面布满奇形怪状的图形。余念驻念察之,念中回放,多念齐运,渐渐地从繁杂的图案中归纳总结出一点。所有图形,都是由三个基本线条元素组合、变形、叠加、旋转而成的。余念感念着这些图案的繁杂规律,总觉得其内蕴含着大量的信息,现在虽然还不能领悟,但余念有信心,总有窥见之时,凡意义深远的重要事件一定需要合适的契机,真是急不得。

余念力图将圆球表面信息刻念进念基,缓慢绕飞,那连牵在主体上的实体线成了掣肘。断线,绕飞加速,球上的图形便如活了一般,呈现出另一番图景。绕飞的速度不同,呈现的动态场景也不同。余念越转越兴奋,感念着那海量信息图景的冲击,也不知转了多久,渐至念乏。隐隐地虚实体“瘦”了一圈。余念停驻,终于关心起能否出离这空间的问题。触碰来侧泡壁,果然出路不通,虚实透浸不再生效。那断线线头还在那,余念幻实联接,主体收线,线断于壁上。余念想不能出离这里,能不能与自己的“瘦”有关,此念一现,便被余念否定,怎么能这么简单。余念将虚体分出千丝,幻作大量圆球上三种基本图线,也不照原图组合,放任它们无序自衍。随着组合衍生化出的图形越来越多,余念从幻形的虚体念丝上感受到了一种从未体验过的未知力量的涌动传导了过来。余念不知其好坏,从这接收后的感觉上看,情绪属中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