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百零三口的是皇家大内总管锦衣卫的头头,要不是皇帝昏庸无道一家老少上百口人满门抄斩呢,一个大太监就要了一个都督府满门抄斩,这得有多大的势力,徒弟它能斗得过吗?老道玄真子心里胡思乱想着,抬头一看徒弟走了进来。
萨忠臣走进了师傅房中,走到老道玄真子面前“扑通” 一下给老道玄真子跪下了。
老道玄真子一看忙从藤椅上站起来,伸出双手扶着徒弟站了起来。他说:
“徒儿啊,
下山吧!
父母仇、不共戴天那!
回京都想办法弄清楚了!
你呢,
要是报了仇,
想回山上来,
你就再回来!”!
萨忠臣忙答应了一声“哎!”,说完后恋恋不舍中走出了师傅的房屋冲着天龙观的大门走去,走出天龙观来到了观前的大缓台。萨忠臣看着这高大的主峰和周围的山峦影映在浓浓的雾气之中,心里好像煮水开锅了一样翻腾着。
再看看眼前的大缓台,方圆近百丈完全笼罩在浓雾里,只有不远处的几根荒草随着雾气时隐时现。
萨忠臣站在那回过头去又泪眼澜珊地望着缓台后面那座道观,隐约中可以看见“天龙观” 还有那绿瓦红砖的飞檐斗栱。他望了好一会才把身后背上系着的小衣服包裹整了整,而后将右手的秦王古剑交到左手上,大踏步地顺着大缓台东南角走去。因为东南角是下山的必经之地,当他走到了东南角的边上时这才发现此地是一处垂直的悬崖,下面是用铁钳和凿子在垂直的大青石壁上开凿出来的垂直台阶。
此时,萨忠臣将长道袍往腰部一掖左手抓住石壁上的铁链子,右手抓住石壁上的开凿出来的攀爬用的手窝,而后身子往下蹬着石壁上的开凿出来的台阶往下下着。萨忠臣大概用了一刻钟时分就下到了半山腰的悬崖下面的山坡上,他重新整理了一下衣服和背上系着的小包裹和短剑,顺着山坡往下走了去。
他走了半个时辰来到一处从半山腰支出来的一块大青石前,只见前面的近百米高的大青石紧贴着悬崖峭壁拦住了下山的道路,唯有大青石分裂开的一道狭长的缝隙,上窄下宽、从下面往上望去下边只有几米宽、往上看最狭窄处只有人的手掌能伸进去,这就是上山和下山必经之路,萨忠臣看了看那道狭长的缝隙,心中想又到了“鬼剃牙”,也叫“一线天”的地方了。这也是上山、下山最危险的地方之一,由于四周全是悬崖、峭壁只能从“一线天”的狭长缝隙中顺着立陡立陡的台阶往下走,脚下要是不小心就会掉进身下的万丈深渊之中,不过别无它路这可是下山必经之路。
萨忠臣打起了十二分精神,双手扶着冰冷的石壁往下走着,时不时抬起头来看看上面的悬崖石缝和身下面的万丈深渊,只见头顶上裂开的这道狭长的缝隙只有一、两米宽,周围全是凸凹不平的大青石壁。他走了好一会才走出了这“鬼剃牙”的地方。
眼前阳光明媚萨忠臣这才停顿了一会,他又一次仔细地看着脚下的道路,原来脚下是一条人工开凿出来的下山之路,一个个大小不一的台阶顺着山形地势盘旋蛇形而下。
萨忠臣往身体左边的半山腰下边望了望,旁边是大狭谷雾气腾腾、云雾缭绕、冷气森森、时浓时淡的雾气一会浓浓而上包裹着狭谷和周围的山峰,时而淡淡如薄纱散去显现出身后面高入云层的大山一眼望不见头。
此时,他已经走到了半山腰处离着大山脚下还有好几百米高,由于身在山中加上雾气太浓,一丈开外都看不清楚人和景物了,所以说根本看不见山底下的情况。
走了好一会,萨忠臣有些累了。于是他手搭眼睛前边望了望远处,只见几块大青石头在离他一百多米处突显出来,下山的羊肠小道在几块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