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二十二章节:老掌门病死异乡,天山二(2/3)

作者:飞翔的鹰耿彪
发展的道路。元朝在今天新疆东部的哈密地区设有卫所,而新疆绝大部分地区在当时属于蒙古四大汗国中的察合台汗国。东察合台汗国,只不过这时史籍中更多是用亦力把里这个名字称呼东察合台汗国。

明朝宣德七年、也就是亦力把里分裂为亦力把里、叶尔羌和土鲁番三国,叶尔羌汗国的创始者赛依德,是东察合台汗国满速尔汗的三弟,他联合另一兄长赫力烈在伊犁河谷和七河流域发动反对满速尔汗的起义,却被满速尔汗镇压了下去,于是他逃亡到帕米尔高原并控制了费尔干盆地,后来又逃往阿富汗的喀布尔城投奔帖木儿的后裔巴布尔。在巴布尔的帮助下赛依德从中亚挥军东进,重新统一南疆,建立叶尔羌汗国。叶尔羌汗国的首都在现在的莎车,鼎盛时期的疆域包括吐鲁番、哈密、塔里木盆地:汗国版图的东方是嘉峪关、南方是西藏、西南是克什米尔、西方与乌兹别克布哈拉汗国为邻,与乌兹别克以费尔干纳谷地为界,北方以天山为界,与东察合台吐鲁番汗国相邻。在这一时期喀什噶尔、和田、阿克苏重新拓展成为商贸繁荣的城市,这些地区的绿洲农业也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新疆各族人民的文化生活此时也取得了重大进步,维吾尔传统艺术“十二木卡姆”在热西德汗时期由汗妃阿曼尼莎汗主持整理成型,成为一个体系。叶尔羌汗国信奉伊斯兰教并逐渐形成了黑山派和白山派两大教派:白山派的支持者主要是哈萨克人,而黑山派则主要是吉尔吉斯人支持。后来,土鲁番汗国吞并附近的哈刺火州、柳城,日渐强大起来的土鲁番开始同明朝争夺位于如今新疆东部的哈密等卫所。

明王朝自明正统十四年年的土木堡之变后国力出现中衰迹象,尽管后来明朝又有过几次中兴,但始终无法恢复到洪武、永乐、

(本章未完,请翻页)

仁宣时期的强盛局面。与此同时西蒙古瓦剌部也日渐兴起,于是在哈密地区形成了明王朝、瓦剌和土鲁番三方争夺的局面。明朝对嘉峪关以西的哈密等卫所的统治模式和内地不大一样——明朝接管这里后就让当地归附自己的蒙古人在尽忠臣服的基础上继续驻守。明成化八年土鲁番趁明王朝和瓦剌在对峙中互相削弱的天赐良机出兵攻占哈密,代表明朝驻守当地的蒙古王公罕慎向北京的大明朝廷求救,却没得到任何回复,不得已之下罕慎联合其他归附明朝的蒙古部落同土鲁番交战。在历经十年的激战后罕慎成功收复了哈密,然而仅仅一年之后土鲁番就设计擒杀罕慎,再次占领哈密。这时恰逢明王朝在明孝宗的治理下迎来短暂的中兴局面,于是明孝宗下诏书斥责土鲁番,在明朝的威胁下土鲁番被迫放弃已到手的哈密。四年后土鲁番再次发兵攻占哈密,这次明朝决定发兵教训一下这个对手,于是甘肃巡抚许进率兵挺近哈密,从土鲁番人手中收复哈密。土鲁番并未就此放弃对哈密的野心,直到王越出任明朝三边总制后屡次以重兵击败土鲁番,迫使土鲁番消停了十五年。正德八年土鲁番策反了哈密指挥使拜牙,使其携哈密重镇投降土鲁番,此后明朝再未收复过哈密。

此时,金独异霍行仲和银独异姚子骐二人,所携众门徒去的阿克苏台,土鲁番统治下的天山山脉草原的西北疆域的中部,天山山脉中段南麓塔里木盆地北缘,东巴音郭楞,西接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西南与喀什地域接壤,南与和田地区相望,北与伊犁的毗邻,西北以天山山脉中梁与叶尔羌汗国统治下的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相邻。雄阔的天山山脉全长五千里地,横亘亚洲腹地为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的天然分界线。天池处于天山东段最高峰博格达峰的山腰,距离(天山老城堡)约近三百里地,平面海拔一千多丈高度,素为有名的皇帝游猎的胜地。

这个大驼队一行三个多月,终于穿越了大沙漠、大戈壁滩、穿越了号称“死亡之海”的玛雅尼期(尼雅古城),进入了天山山脉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
电影世界大红包 梅犟 弱杀者 热刺之魂 娇娘美如玉 邪王娇宠:萌物王妃 绅士盗贼拉莫瑞(英文版) 盛世荣华之寒门毒妃 霸天武魂 穿越无敌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