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章世事无穷长鲜欢(2/8)

作者:老山活着
更远,更快!你们都是我的大功臣,本王重重有赏。”

“多谢殿下!”众人齐齐躬身施礼。

这时候,铸币厂的主官杨景捧过来一个木匣子,说道:“殿下,按照您的要求,我们铸造了一批金银币,请您过目。如果没问题的话,我们就正式投入生产。”

朱厚炜当然知道新货币是什么样子,这都是他设计的。他打开匣子,拿出一把亮晶晶的东西放在案几上,何鼎、叶良辅、雷横等人却是头一次见到,争抢着各自拿起几枚一看,脸色马上变得极其精彩。

这几枚钱币,不同于这个时代原有的任何一种货币,而是一种全新的金银币。大小面值略有不同,但特征都一个样:铸造的非常精美华丽,一看就知道不是外面的铸造技术所能完成。

在最大号钱币的背面,用浅浮雕技法刻印着一张人像,头戴冲天冠,身穿圆领袍,脸上温和中带着几分坚毅,非常引人注目。明帝国现任任何一个四品大员肯定都能辨认出这张脸,正是弘治皇帝朱祐樘祭天时候的标准像。

这些货币中,以银币为主,种类最多,有几种规格,最大的一种银币头像周边则是一圈文字,上方用楷体书写着:大明弘治通宝。下方则是阿拉伯数字1509字样,在最边缘还有若干龙形花纹以及禾穗花纹。

正面中间则是仿宋体“壹圆”二字,下方还有略小一点的同样字体:“折半两”,而在这些字的缝隙间,又是一个阿拉伯数字“1”纵贯钱币,真可谓中西合璧了。

小一点的辅币则是分了三种面值,分别为伍角,贰角和壹角,伍角的背面图案就简单许多,只有一艘风帆战舰的模样;贰角也一样,是一条鲸鱼;至于壹角则干脆是一把战马,图案都非常精美。

金币基本上和一元的银币没什么区别,不过质量比较重一点,折银为“折五两”,这种钱日常很少流通。主要是用于商贸。

杨景介绍说:“殿下,根据您的指示,我们已经成立了兴业银行,已经逐步在全国各大城市开始布点,户部相关部门也提供了不少帮助,我们跟李首辅和户部协商后,暂时由我们负责金银币的生产,铜币还是由朝廷负责。

殿下,这就是按照您的要求未来打算发行的统一国币:计划采用银币形式流通,除了金币以外,银币面值分为壹圆、伍角、贰角、壹角四种;直径分别为39、31.5、22.6、18.6毫米;成色分别为90%、78%、70%、70%;重量分别为26.6克、13.5克、5.3克、2.7克。其中壹圆为主币,其他三种为辅币。每两枚壹圆可折合朝廷官银一两。”

朱厚炜不动声色,拿起一枚一元的银币,在嘴边吹了一下,然后放到耳朵旁边晃晃,等了一会儿,脸上露出满意的表情,点点头说道:“不错,就是这种振动声音,以后可以用来作为鉴定银元真伪的方法流传出去。”

杨景脸上露出钦佩的表情,说道:“殿下,您说的一点也没错,银币只有这种比例才会发出特殊的声音,稍微改变一下成分和比例就达不到这效果。这简直太神奇了。您是怎么知道的?”

朱厚炜笑而不答,心道:“我难道告诉你,这是后世袁大头的规格。”口中却说道,“杨主薄,你们做的不错,这是交易回来的金银全部都铸成这种货币,这次进京我要带上一些,从这个月开始,本王治下所有人的俸禄或工薪全部使用这种货币,市面上的散碎银两也可以兑换成这种货币。”

“明白了,殿下。”杨景恭敬的答道。

何鼎拿起一枚银币左看右看,他指着银币的边角,问杨景:“杨大人,这边上为什么要做成锯齿状?这岂不是多了一道工序?”

杨景答:“何公公,这只是为了防盗。如果锯齿损坏了,就说明有人在银币上动了手脚。这样的话,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