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一章小冰河时期来了(五)(2/6)

作者:老山活着
,赶紧彻查各地军火库。如果真的有军火库被盗,而当地驻军茫然不知,那麻烦就大了!尤其在西域还是隐藏着不少新教徒的。这两股人马要是勾结起来,大明西部肯定不安。”说到这,他顾不上礼貌,站起身来和自己的妻子告辞而去。

众人面面相觑,简济看着简青不知所措的样子,自言自语的说道:“希望你这张乌鸦嘴不要一语中的!”

然而,越怕什么,它就越来什么。没过几天,就传来消息,宁夏和甘肃发生了回乱,史称“天启回乱”。

十六世纪末,在甘肃河州一带回民中出现了一种****的门宦制度。门宦制度上有教主、道堂,下有清真寺,形成一个严密的组织,它是维系整个真主教信徒的宗教组织系统。门宦制度最大特征就是回族真主教组织化和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的兴起,它改变了当地政治格局和民族关系。

其主要表现是,教主一呼百应,教徒唯命是从。由于朝廷官员只注重发展经济,对信教徒的小动作不闻不问。正因为他们的失职,真主教的门宦制度组织化、政治化没有得到当地官员的重视。

天启四年五月间,陕西、甘肃两省的回民在有新人的鼓动下发生了暴动和叛乱。数万回回自动组成了真主教军,打着独立的旗号,他们通过夺取当地的武器库,大张旗鼓地向汉族聚居地发起了进攻。可怜大多数平民老百姓还根本浑然不知,就遭到了灭顶之灾。天启四年五月十三,回教叛军袭击了汉族村庄八女井,当即杀死没有防备的汉人数千,血流成河。

这场在真主教宗教领袖的带领下,勾结国外的势力和白莲教叛徒的叛乱是承平了近百年的大明最大的一次动乱,也是天启皇帝朱由校继位以后,最为严峻的一次考验。这次西北回乱规模之大,遍及陕西、甘肃(包括宁夏和青海东部)以及西域各地。

西域各地暴乱四起,其主因刺激很大程度上是想侵吞汉民地产,把物产丰富的田苑据为真主教所有。在这三地,绝大多数回民壮年男子都参加了屠杀汉人的行动。一时间,回民暴乱和屠杀四起,在西北呈席卷之势,一时间天下震动。

接到各地告急后,朝廷很快就做出了反应,天启四年七月,朝廷调戚继光为陕甘总督、钦差大臣,督办陕甘军务。经过一番准备,戚继光于八月底率十万大军,分三路进兵甘肃。戚继光采取正确的军事战略和“以回制回”的方略,局势迅速得到扭转。与此同时,根据《古兰经》上隐藏的白莲教联络图情报,东厂锦衣卫在国内展开了打击邪教的行动。

时间进入天启四年11月,河南大地上已是白雪皑皑。这天夜里,四野漆黑,漫天大雪如倾泻呼啸地落下来。开封城外的牛角山仙云观外火把摇动,灯笼飘曳,马嘶声、人喊声,混杂成一片。

在知府简济的统一指挥下,开封府的警察和皂吏几乎所有的人马都跟了过来,配合锦衣卫的行动。在情报人员的带领下,所有的部队很快就将仙云观围得水泄不通。

在简济的示意下,一名锦衣卫的军官上前敲门。不多久,仙云观紧闭的大门拉开了一条缝隙,从里面探出一个梳着发髻的年轻道士的面孔。

“你们要做什么?”他问。

“把门打开,锦衣卫衙门的,我们要进去。”站在门口的锦衣卫校尉命令。

“我们观主四海云游去了,恕不待客!”那道士说罢迅速把门关了起来。

“赶紧推!”简济在后大喊。

没等他话音落下,围在门边的锦衣卫官兵就一拥而上,大力拥门,那关门的道士抵挡不住,顿时,门被众人推开。年轻道士拔脚就往里跑,被几个冲在前头的锦衣卫官兵扑倒在地上。忽然从道观偏殿冲出一个人,猛地一挥手,把一个包袱冲众人头上抛了过来,包袱在半空中散开,呈现一团淡色尘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