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一章小冰河时期来了(五)(2/6)

作者:老山活着
,赶紧彻查各地军火库。如果真的有军火库被盗,而当地驻军茫然不知,那麻烦就大了!尤其在西域还是隐藏着不少新教徒的。这两股人马要是勾结起来,大明西部肯定不安。”说到这,他顾不上礼貌,站起身来和自己的妻子告辞而去。

众人面面相觑,简济看着简青不知所措的样子,自言自语的说道:“希望你这张乌鸦嘴不要一语中的!”

然而,越怕什么,它就越来什么。没过几天,就传来消息,宁夏和甘肃发生了回乱。史称“天启回乱”。说起这个回教就不得不提到朱元璋。明朝初年,中国西部的真主教化非常严重。新疆地域本来属于丝绸之路上汉佛文化的鼎盛之区,尤其是宁夏和甘肃,慢慢被当时残存的蒙元余孽改权强行自上而下地推行真主教化所代替。

随后,一些真主教的神职人员从中东地区引入了一些较为激进的真主教原教旨保守教义。当地的回民在宗教领袖的带领下,趁元末明初局势动荡,企图在中国建立一个****的真主教国家。不过随着常遇春西征,收回宁夏,甘肃,才中断了这些人的企图,回教被明初强大的明大明军队镇压了下去。从某种意义上讲,当时的汉回构怨的实质是对土地等自然资源的争夺,也就是争夺民族的生存空间。

陕甘地区在历史上是华夏文明发祥地之一,也是汉族的传统聚集区。但由于气候的干旱变迁,陕甘地区的自然生存环境已日趋恶劣。到元末明初时期,干旱、水土流失以及黄河改道等自然灾害频发,而与此同时陕甘地区的人口却在持续增加。为争夺有限的自然资源,在陕甘地区逐渐形成以民族和宗教为阵营的世仇争斗,即汉民族和回族之间的争斗。

时间到了正德年间以后,随着大明国力的强盛,西域已经全部回归大明版图,出于全盘的考虑,陕西,甘肃和宁夏一部分汉民迁涉到了西域土地肥沃的地方。加上退耕还林的政策,陕甘地区的人口逐渐变得稀少起来。除了少数一些大城市,很多地方是百里无人烟,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已经彻底的缓解了土地和资源的矛盾。那些极端的宗教势力也潜伏了下来。

时间进入洪宪年以后,随着大明人口暴增,加上西部的大开发,陆上的丝绸之路重新得以开通,大明的宁夏,甘肃和陕西等地以及西域中亚地区跟中东的阿拉伯世界联系日益紧密,贸易额逐年上升。虽然这种开放繁荣了经济,同样也引进来不少的苍蝇。

正因为如此,一些不甘心失败的甘肃回教神职人员在阿拉伯半岛的麦加朝觐期间接受并学习了新的***教理论,引入***神秘主义教派苏菲派,回国后便暗中积极传播,在中国西北回民中创立了虎夫耶和哲合忍耶教派,称为“新教”教派,得到回教徒的热烈欢迎与支持,这是陕甘回乱宗教屠杀的精神武器。

十六世纪末,在甘肃河州一带回民中出现了一种****的门宦制度。门宦制度上有教主、道堂,下有清真寺,形成一个严密的组织,它是维系整个回民的宗教组织系统。门宦制度最大特征就是回族真主教组织化和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的兴起,它改变了当地政治格局和民族关系。其主要表现是,教主一呼百应,教徒唯命是从。正是因为上述种种原因,导致了回教的门宦制度组织化、政治化,这和大规模的回民叛乱有密切关系。

”天启回乱”是1618至1619年天启年间,发生在陕西、甘肃两省的回民暴动和叛乱。数万回回自动组成了真主教军,打着独立的旗号,他们通过夺取当地的武器库,大张旗鼓地向汉族聚居地发起了进攻,可怜大多数汉族人还根本浑然不知,就遭到了灭顶之灾。

天启四年五月十三,回教叛军袭击了汉族村庄八女井,当即杀死汉人数千,血流成河。叛乱发生后,回民在真主教宗教领袖的带领下,勾结国外的势力和白莲教叛徒,大明历史上最大的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