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三章 布局之深(2/4)

作者:何常在
无阻到了上京,上京城外和城内的二十万禁军,才是大夏最精锐的虎狼之师,崔象相信,以吴义东的才能,不足以和上京的禁军为敌。 虽说总领上京禁军的殿前都点检崔常在和星王交情非同一般,只是他的两个手下殿前都指挥使叶时胜和殿前马步军都指挥使明王奇都是忠心于皇上之人,星王也好,崔常在也罢,不可能同时将叶时胜和明王奇收服或是拿下。 不管怎样,起兵谋反风险过大,相比之下,皇上若是真的不幸沉船滹沱河,星王继任皇位会顺利许多。 崔象微一沉吟:“府衙之中,捕快和衙役人数有限,一下抽调一百人,太多了。五十人倒是没有问题,吴指挥使之处,兵士众多,抽调一百五十人给你。” 吴义东一拍桌子说道:“一百五十人没有问题,随时可以。” 燕豪点头:“其他事情,就非高太尉和本太尉管辖之事,交由柳员外、谢员外和吴指挥使经办。” 柳长亭半天没有说话,他早有话想说了,当即说道:“柳某和谢员外接手了粮仓和种粮生意后,粮仓正在兴建,不出意外,七日之内便可完工。只是收购粮食,稍有不顺。” “如何不顺了?”崔象一愣。 “今年本是丰收年,百姓手中都有余粮,本想低价买进,不料百姓不卖,说是马员外和徐员外出高价买粮,结果百姓都卖给马清源和徐望山了。”谢华盖愤愤不平地说道,“马清源和徐望山也不知道吃错了什么药,明明可以低价买进的粮食,为什么要高价买进?” 崔象十分不解:“马清源和徐望山已经转手粮仓和种粮生意了,为何还收购粮食?” “谁知道呢?”柳长亭接话说道,“或许是想继续做粮食生意,又或许只是想借机捣乱。不管他们怎样折腾,今年的粮食收购,一定会如期完成。即使价格高一些,也可以承受,大不了再从市乐、邢州两地调粮也不是不行。粮食问题暂时不是问题,之前董现提供的十万石粮食也暂时够用了,万一还需要更多的粮食,有太原李家和博陵崔家也可以随时调来十万石粮食不在话下。崔家离得最近,崔毕又精通经营之道。李家离得虽远了一些,近来却让李家长子李持常驻真定,想必也是听到了风声,想乱中取利。李持夸下了海口,若有需要时,李家可确保三十万石粮食。” 原来李持和崔毕暗中和柳长亭、谢华盖来往如此密切,崔象暗中喟叹一声,亏他和许和光还联合推举李持为真定县主簿。星王和候相公在真定布局之深,连他都被蒙在了鼓里。 谢华盖点了点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铁矿供应不足。” “哪里出了问题?”崔象漫不经心地问道。 “铁矿主要产自陇西和内蒙,之前还一切通畅,后来好景常在介入之后,货源就断了。”谢华盖微露气愤之色,“好景常在本来不做铁矿生意,却不知为何,突然横插一手,截留了货源不说,还将之前的几个主要货商全部拉走,现在铁矿供应暂时陷入了停顿之中,正在寻找新的货商。” “怎会如此?”高建元一脸愕然之色,“好景常在莫非察觉到了你二人的意图不成?” “应该不会。”谢华盖摇头,想了一想,“好景常在近来扩张速度过快,想必插手铁矿,也是想为了赚取更大的利益。” “好景常在?连若涵?”燕豪目露凶光,“连若涵到底是什么来历,为何如此厉害?不过不管她是何来历,挡了我们的道儿就不行。大不了干脆利落,一刀杀了了事。” “连若涵杀不得。”吴义东哧地笑了一声,轻轻敲了敲桌子,“燕太尉,不要动不动就想杀人,虽说你武功高强,可是本官手下也有二十万兵马,你何时见过本官动不动就说杀人?若是杀人能解决问题,天下武将有几个不想当皇帝?” “连若涵到底是何身份?听说是清河崔家之人?”高建元虽也听到了一些传言,却还是不敢相信,正好崔象是清河崔家之人。 “正是出自清河崔家,是家主崔何之女。”崔象无限感慨地说道,“连若涵从小叛逆,后来因母亲早死而和家主决裂并自立门户,用了三年多的时间创立了好景常在,并成为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