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九十九章 家里有矿(2/3)

作者:佛前一水莲
杜华伸手挠了把头发,笑得有些讪讪的。

解决了心头最重要的两件大事,接下来就是心无旁鹜的专心炮制药草,制作药丸,药膏。

傍晚,杜齐荣和田氏从县城回来了,二人脸上都是喜意,应该是寻摸到院子了。

晚上,一家人吃完晚饭放下筷子,杜大柱趁着一家人都在,便道:“家中建房要准备的事我都准备得差不多了,砖瓦都已经买好,明日砖瓦窑的人就会亲自送上门,新房的样子先前幺妹也和你们说过,她也画了图纸,我已经将图纸给了建筑队的头头,那人能看懂图纸,也和他商谈好了价格和时间。”

“买地用了五十两,青砖黑瓦,地基石料以及一应其他材料用去了八十五两,因围墙高又长,现在还不知道石料和青砖够不够,不够可能还要再买些,建筑队说三个月建起四进房子,两进小院,要加速就是人多拼,所以,他要一百两,不二价,总算下来,就这几样就花掉了二百三十五两,再加上请人挖地窖,挖池塘……以及其他一些零零散散的事,我估摸着要三百两银子才能包得圆。”

“嘶……”

一家人都吸了口冷气,杜华也没想到随便建个房要费那么多银子,想着钱真不值钱,要不是她突然捡了两块玉,得了玉矿,她也没剩余多少银两,也是个穷光蛋。

杜大柱看了眼儿女们复杂的脸色,继续道:“当时花儿卖人参的有一百七十七两,年后三房发的豆芽和做的篾活卖的银子,再加上大房上交的银子,以及一些其他七七八八凑起来的存银有三十两,总共呢有二百零七两银子,看上去存银不少,但是与建房要花出去的比,就显得不多了。”

一家人都没说话,那哪儿是差了点,简直是差了三分之一。

“幺妹,要不池塘和地窖先不挖了?”李氏问杜华,也是试探几个儿子。

杜华扫了眼看向自己的爹娘和哥嫂,笑得灿烂,“娘,都已经做准备好了,不能打退堂鼓,大不了一家人再齐心吃点苦努力赚银钱就是了。”

她就是要这样把一家人拧成一股绳,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嘛。

“娘,幺妹说得对,都已经计划好了的,大不了以后我少吃点,穿差点也要把那房子建起来,那可是幺妹熬了几个夜画的图纸,多漂亮啊,我舍不得。”杜齐贵也站出来反对。

“恩,我也赞成继续,没有走不过去的坎。”年前后,三房赚的银子不少,杜齐富的腰杆又慢慢直了,他也举手赞成,其实他和老四一样想的,吃点苦,对于住上那么漂亮的房子算什么。

“继续建吧,幺妹不是说要制那什么肥皂赚银钱,我相信小妹。”杜齐华也点头。

其他三个兄弟都同意,杜齐荣虽然担心银钱短缺,但也点头同意了。

“好,好,你们兄弟几个有志气,花儿也有志气,那就建,建得结结实实的,漂漂亮亮的!”杜大柱还真怕几个兄弟遇到点困难就怂了,个个都说不放弃,他开心道:“车到山前必有路,那就这么定了,按花儿的图纸建。”

说完建房的事,杜大柱又问杜齐荣,“老大,县城的房子找得怎么样了?”

“找是找好了,就是,我们看中了两套院子,一套呢,有点儿小,堪堪住我们一家子,但是如果爹娘和幺妹你们去了县城想住一晚都住不过来,另一套呢,挺大的院子,除了我们大房一家住,还能空出三间出来,就是银钱贵了些。”田氏抢着回了公公的问话。

“大的多少银子?小的多少银子?什么位置?”

“两套位置都是靠近县学,很近,很方便。那大的要五百文一个月,一年六两银子,小的呢,三百文一个月,一年三两六钱。”

也就是说,多三间房,差了快一半的价格。

“我和相公没有做决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