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七章 不同(2/5)

作者:酒徒
一条血淋淋的口子。明晃晃的槊锋转瞬又至,他横刀招架,却架了一个空。他果断张开嘴,大叫了一声“投降”,就准备束手就擒。而王翰却已经来不及收手。冰冷的槊锋捅穿了达干渠黎的心脏,将他挑得倒飞而起,直接甩下了城墙。

数百名突骑施武士,忽然在一名吐屯的带领下,大叫侧面的房屋后跳出来,试图杀唐军一个措手不及。任五和任六早有准备,立刻带领弟兄们用擎张弩封路。三排明晃晃的弩箭倒映着火光飞出,如同冰雹打庄稼般,将冲在最前排的突骑施武士射翻在地。其余的突骑施武士楞了楞,攻势立刻停滞。骆怀祖和王之涣两个,双双将手雷掷向突骑施武士的头顶,将后者炸得人仰马翻。

没等手雷的硝烟散开,拔悉部酋长拔悉德,就亲自带着族人冲了过去。见到突骑施武士,甭管是已经被炸死的,还是被吓傻的,全都一刀砍断喉咙。虽然同为突骑施人,今晚过后,他们与娑葛的本部,却已经结下了不死不休的血仇。所以,此刻多杀一个娑葛的追随者,拔悉部今后就会安全一分。

张潜骑着飒露紫,出现在了城门后。负责把守城门的将士们,纷纷欢呼着向他行礼,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兴奋与骄傲。而已经进入到城内的弟兄们,则无暇回头,继续在各自的校尉带领下,按照战前制定的计划,向姑墨城核心地区稳步推进。

即便加上拔悉族的武士,唐军的数量,其实仍然远不及城中的突骑施武士多。然而,因为叶护摄图和达干渠黎相继战死,城内的突骑施人却乱做了一锅粥。

隶属于娑葛的铁杆嫡系,因为多次参与屠城,自知失败之后举族都不会落到好下场,所以挺过了最初的慌乱之后,就在将领们的组织下,努力发起了反扑。而被娑葛强迫或者携裹着反叛大唐的其他突骑施部落武士,发现形势不妙,却全都收拾起抢来的细软,准备开溜。

在失去了统一指挥,并且没有仆从军配合的情况下,娑葛嫡系部队的每一次反扑,都堪称悲壮。他们仓促之间射出的羽箭,连张潜亲兵身上的铁背心都穿不透,更无法耐耀星铠分毫。而唐军手中的擎张弩,却可以像戳纸一样,轻松将他们身上的牛皮甲戳个对穿。

锐利的弩簇在戳穿了皮甲之后,余势未尽,继续戳透皮甲下的血肉、骨头、内脏。凡是被射中者,全都惨叫着倒地,无人能够幸免。每当娑葛嫡系的反扑被弩箭遏制,简易手雷就会出现在他们的头顶,将他们的队伍彻底炸散。而拔悉部的突骑施武士就会趁机扑上去,做最后的血腥收割!

唐军的推进的速度不快,并且是沿着主街推向原本的姑墨州衙位置,固定甚至有些死板。所以,不甘心失败的娑葛嫡系,总是能找到机会发起大大小小的反扑。只是,每次反扑的结果都是一样,除了展示他们的勇气和忠诚之外,别无所获。

连续几次反扑都宣告失败之后,娑葛的嫡系部属们,无师自通地选择了巷战。城中的汉家百姓已经被屠杀殆尽,空出来的房屋,都可以成为娑葛嫡系的保护所。厚实的土墙,可以替他们挡住擎张弩射过来的箭矢。而为了防寒,西域的窗户都特别窄小,刚好可以被他们当做箭孔。

几十只羽箭从屋子里射出来,将正在忙着割敌军喉咙的拔悉部武士射到了七八个。剩下的拔悉部武士惊慌失措,大叫着向后撤退。大唐健儿们,则顶着乱箭前冲,先将拔悉部武士驱赶回战场,然后用火把点燃包裹着牛油的麻布,从窗口丢进娑葛嫡系藏身的房屋。

牛油不仅能吃,这个时代,也是做低价蜡烛的材料。失去主人的房间内,家具很快起火,娑葛的嫡系武士们烤得无法立足,纷纷从藏身处逃出。手持擎张弩的唐军早已在门外恭候多时,立刻扣动了扳机。下一个瞬间,娑葛的嫡系挨个被射倒,惨叫着在血泊中乱滚。

战场继续有条不紊地向州衙方向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