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一百三十一章医药研究小组(2/2)

作者:世明

这样一来,整个船队所装载货物的总价值,将超过前两次欧洲贸易,达到了惊人的180万西班牙银元。当然如此贵重的一批商品,在亚速尔群岛的英雄港也不可能短时间内全部销售出去。

在河岸麦浪与欢呼声中,在社区委员会几个委员和群众们的满脸笑容的欢送下,四艘风帆船慢慢驰离布鲁克林工业区的码头,然后转向南方。

天色已经黄昏了,但曼哈顿社区西北角的某座小型双层建筑里,依然忙碌着。

几名身穿白大褂一副研究员装扮的男女青年围在一位坐着轮椅的老年妇女的身边,正聚精会神地观看着房间中央一排玻璃培养皿。

房间被粉刷成一片纯白,显得极为干净,不少桌台工作设备都是罕见的不锈钢结构,甚至还安装着一部不知道从哪艘船上拆卸下的空调,让房间里的气温一直保持着恒温。单论这里的气氛和设备,算是整个曼哈顿社区最接近现代某种研究室风格的地方,而从房屋最外面的门牌上看,也让每一位路过的社区居民肃然起敬。

医药研究小组,是直接隶属于社区委员会医疗部的一个机构,领头人是新任社区委员会司法委员钟进山的老伴,某大学生物系讲师黄念。

大灾难导致的不可恢复的下肢粉碎性骨折,让黄念老人差点成为所有重伤员中第一个无法挺过危情的人。虽然最终被社区医院院长陈长远的精湛医术给保下一条命,但黄念从此以后不得不借助轮椅生活了。

仔细看了下最后一个培养皿,黄念老人微微摇了下头。只见培养皿中的琼脂表面,一片金色菌落的中央有着淡淡一圈不是很明显的水解痕迹。

“黄老师,这一批20个样品里,就这个效果最好了。”一位戴眼镜的青年小心地低下头,指着那个放在黄念老人面前的培养皿,“现在琼脂提取比较麻烦,下一批实验至少还要一周后才能开始。”

17号实验品看起来似乎是效果最好的,但比起真正可用的青霉菌株,还是差太远了。’黄念将培养皿盖上,在学生的推动下,又来到了房间的墙边,拿出木杆,指向了墙上的一张大白纸,只见上面写满了一条条实验数据。

“青霉素的提取其实并不是什么高深的技术,真正困难的是找到合适的菌株。历史上,美国人发现青霉素虽然更像是巧合,但从那时开始,青霉素的工业化量产依然花了近二十年时间,在不断实验中才找到了最合适的青霉菌株母本。”

s:求各位大大给些推荐票,多给一些推荐票吧,。本书书友群贰柒叁叁肆贰陆捌捌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