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11章 转移矛盾冲突(上)(1/2)

作者:蛤蟆吞地
三院各有所重,但李思钰却极为重视监察院,所有原因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监察官吏职能,官吏能力差些,他可以慢慢培养,可以允许出现差错,这些都不是问题。

监察院是三院自己为自己头上戴了个紧箍咒,是“自愿”而不应是糊弄他这个营州之主的存在。

如果监察院不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李思钰就会认为马伯聪已经不再适合做这个监察院院正。

一连数日,李思钰亲自坐镇监察院,这是他第一次明着干涉三院事务,甚至连三路大军征战之事也不闻不问,所有军务全交给了杨复恭与参谋部去处置,每日只需将所有来往军令、信件给他抄上一份备案即可。

李思钰决定将倭国之土分给营州商贾,而不是有功将勇,乃至三院官吏背后家族,这在这个时代极为罕见的决定,从战略上,他可以不用自己现有实力,不需要花费太多精力就可以得了整个倭国,可以将倭国彻底吞并,利益是魔鬼,是无比贪婪饕餮,他相信,只要他给出的利益足够大,倭国终究会成为营州之土。

仅仅只是画了个大饼,最终得利的却是整个营州,在外人看来,这或许有些痴傻,身边就有一个庞大的中原倾销市场,不去开发如此庞大的市场,而是费劲心力去开拓一个小小倭国,如同一个大西瓜和一粒芝麻放在眼前,最后却只是将目光放在了芝麻之上,他的做法在杨复恭眼里的确有些痴傻。

在李思钰与杨复恭商议这件事情的时候,杨复恭就提出过反对意见,可他还是最终决定去低身捡那粒不起眼的芝麻,而不是更加甜美的西瓜,在他看来,这个西瓜虽好,但却本身上就是自己的东西,而那粒芝麻却不同,芝麻不是自己的兜里的东西,需要付出更多努力去夺得。

营州,乃至天下各不服朝廷的藩镇,在朝廷看来,这些都不是“自己”的土地,需要铁与血去夺得,这也是各藩镇们,以及天下所有人最真实想法、观念。

可李思钰不是,他从不认为这些不是自己的东西,天下事混乱,是四分五裂,但终究还是会成为一体,终究还会成为一家之物,只不过是时间早晚罢了。

有人说天下之财是个定数,这里多了些,那里就要少上一些,李思钰也很认同这种观念,在没有新的有价值东西出现前,封闭的一地一域财富是不会增加,就如同整个大唐之土。

李思钰从不认为营州不属于大唐,不属于这个天下,既然如此,身侧中原的庞大市场,这个诱人西瓜本身就是自己的,早一日晚一日得到又有何区别?

营州与中原本为一体,在内部争夺利益,获取足够钱财,这也只是内部钱财自身流动罢了,并未为这个庞大池塘增加任何水源,而倭国不同,倭国是外来之物,本就不属于这个池塘,尽管倭国只是粒芝麻。

营州初创,正如冉冉升起的太阳,此时的营州更多的是蠢蠢欲动、难以抑制的掠夺野心,任何势力新初之时,冒险的欲望极为强烈,随之就会变得逐渐稳重,直至慢慢衰落。

李思钰有着清醒认知,身边的西瓜利益足够庞大,吞食这个甜美西瓜也是早晚的事情,自己只不过将手里最激进、最富有冒险精神的一群疯子放出了牢笼,让他们去替自己争夺一粒外来的芝麻,而这个甜美西瓜则留给后来的平庸者罢了。

芝麻虽小,但在李思钰意志下,在禁止他人此时争夺西瓜之时,这粒芝麻被无数营州人放大了无数倍,所有人都想着争夺一番,也正因放大镜下的芝麻分量远远超过了近侧西瓜,无数人也就昏了头做了愚蠢之事,三院就是被自己的愚蠢陷入了欲望圈套。

李思钰自己设的圈套,他当然需要去为三院解套负责,此时的他还不希望三院就此结束,营州不需要独裁,他更希望营州是个特殊的存在。

下套容易,解套却需要面对许多困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