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二章 祸国妖女(1/2)

作者:十里残阳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这几日帝京中的人比往常多了许多,从城中最贵的客栈到城外的驿馆内,皆挤满了从外地跋山涉水而来的赶考才子。人生在世,凡事都讲求一个‘命’字,生在富贵人家是命,生在穷苦百姓家更是命。只是不同的是,有些人认命,有些人却要将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些进京赶考的书生,有家境富裕的公子哥,自然也有出生寒门的平民。

富贵人家考取功名自然是为了图个光宗耀祖,衣锦还乡,而寒门子弟,不仅是为了图个名声,更为了解决家里贫困的状况,参加科举对于他们来说是尽快改变家庭情况的唯一途径。

比如那个坐在路边小摊一手拿着馒头啃,一手拿着圣贤书正看得有劲的书生,其实三天前才葬了身患重疾不治身亡的老母亲,还欠着村头李财主家五十两银子;再比如那个被挤在人流不知所措,见啥都是一脸新鲜好奇模样的书生,其实去年家里发了大水,地里庄稼颗粒无收,妹妹被卖去地主家做童养媳,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邻村未婚妻等着他衣锦还乡;再比如那个路遇山贼,被劫去了身上仅剩的十多辆银子,已经三天没吃饭,好不容易爬进城门,倒在墙角奄奄一息的书生,其实从小父母双亡,仅靠已经八十多岁高龄,双目失明的奶奶每日给人家做饭赚几个铜板,供他读书识字……正所谓众生百态,每一个不同的人身上,都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不为人知的辛酸,然而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前方不远处露出金色琉璃瓦的皇城,只要进了那里,那么光宗耀祖,衣锦还乡便不再是黄粱美梦。

而朝中,这两日最紧要的话题也不外乎科举考试。

文渊阁内,众人正忙忙碌碌地准备试题,内阁学士共有七名,其中首辅名为杨森,为太武三十九年状元,如今年近花甲,为官已有二十余载,颇受先帝器重,乃是先帝临死之前钦点的辅国重臣,才学渊博,堪称沧衡第一大儒。

可惜此人主张恪守封建礼教,思想古板,尤其重男轻女,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更厌恶红颜祸水,媚主祸国,当初新皇登基选妃之日,他便在宫门外跪了整整四个时辰,恳求圣上将选中的妃子人数减半,意志之坚,直到最后体力不支被侍卫抬走。

自暮天悠进了内阁,杨森便不止一次上奏皇上,说女子不可入朝为官,此举实为牝鸡司晨,要求皇上收回成命,折子都递进去了,堆了有半米高,萧中庭却都置之不理,视若罔闻,他也别无他法,只能日复一日的继续递折子,希望皇上能回心转意。

“从各地报上来的名册来看,今年参加应试的才子都十分出类拔萃,尤其是这个平州举荐上来的张言知,在童试乡试中都得了第一,看来十分具有潜力。”说这话的是七大内阁学士之一的胡新,他同样是先帝在位时的状元,进内阁也有快十年了,除了杨森,便属他资历最老了。

“胡大人一向眼光极准,说谁谁中,这次定然也不会出您老的所料,不过就算再有潜力,还不得仰仗您老的关照?”另一年纪约五十有余,身材矮小精瘦的老头儿摸着胡子笑道,正是内阁学士杨广义。

胡新闻言也笑着摇了摇头,摆手道,“江山代有才人出,吾辈已老,要说起辅君治国,还得看这些年轻人啊。”

“那可不是,李大人当年十二岁便中了秀才,十五岁中举人,十八岁一举在殿试中拔得头筹,为皇上钦赐的状元,名噪一时,被誉为神童,真可谓是风光无限啊,不然也不能才二十七岁就进了这内阁,说起辅君治国,李大人才是真的前途无量。”杨广义在官场混了大半辈子,十分懂得见风使舵,更懂得讨人欢心,朝中大臣,无论官大官小,他都笑脸相迎,把人家捧上天,因此在朝中结缘甚广,哪怕是严肃古板,朝臣公认的最难说话的杨森,都肯卖个面子给他。

在一旁默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