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十三章 明前七子(2/3)

作者:钟忘川
是不敢兴趣,更多的是想见识见识这些人罢了。既然目的达到了,也不在逗留。不过做戏也要做全套,当下对李东阳拱手一礼,“叔父,小侄想起还有事未了,想先行离去。”

李东阳正尴尬的不知该说些什么,看到皇帝如此通人情事故,一脸惊愕的看向他,这还是那个长在深宫里的太子吗?

不过皇帝想要离开,却也是最好不过了,不过他考虑的是要不要跟上去呢?

正在他难以抉择的时候,郑德倒是替他做出了选择,“叔父请留步,小侄完事便会回家,不会让你担心。”

皇上果然是聪慧之人,李东阳倒是对他刮目相看。便点了点头,“那你去去就回,莫要在外逗留。”

“侄儿晓得。”郑德又朝七士子拱手一礼,“在下在这向诸位兄台告辞,若是有缘,他日自然会相见的。”

“为君贤弟走好,为兄就不挽留你了。”七士子中只有康海一人回礼,让七人再次望向他,一脸疑惑之色。

郑德回头看了他一眼,笑道,“德涵兄请留步。”便大步离去。

二楼,刘瑾看到郑德走了下来,赶紧迎了上去,惊讶道,“皇上,你怎么这么快就下来了呢,李阁老呢?”

“叫少爷。”郑德显然心情大好,也没和刘瑾计较,扔下一句“回宫”,当先离去。

刘瑾和牟斌面面相觑,一脸疑惑之色,实在不知皇上为何变得如此高兴。不过也只能将疑问压在心底,跟着郑德离去。

看到郑德离去,众人不由暗松了一口气,仿佛送走了一个大麻烦似得。李梦阳看向自己的恩师,道“此人既是恩师的远房侄儿,又怎敢取如此冒犯君王之名讳,不怕惹祸上身,牵连老师吗?”

李东阳闻言也只能轻笑着摇了摇头,实在不知从何说起。

“阁老,此人可否就是当今圣上?”康海却站了出来,拱手朝皇宫,大胆的说出了一番猜测。

众人闻言俱是一惊,更有甚者冒出一身冷汗。一脸惊疑不定的看向他,最后目光皆汇聚在李东阳身上,也只有他才认识当今皇上。当然还有徐祯卿,可惜众人都好似将他遗忘似得。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位也是曾见过皇上,怎么当面都会认不出来呢?当时是徐祯卿躲在琼林宴的一角不停的喝着闷酒,对于皇上也只是远远瞥了一眼,自然没什么太大的印象了。

而其他人虽是进士出身,可惜官高者不过正五品郎中,连皇帝的面都几乎见不到,更不要说东宫太子了。最多也是远远瞄上几眼,那也是不知多久的事儿了,现在不认识实属正常。

见康海叫破了郑德的身份,李东阳也不在遮遮掩掩,倒是颇为惊奇的看了他一眼,“德涵说的不错,此人的确是大明天子,当今圣上。”

众人闻言倒吸了一口凉气,更有甚者如李梦阳等人则懊悔不已。若是皇上留在此地,见识了自己的一番才华,以后岂不仕途坦荡,青云直上。

李东阳将众人的神情皆看在眼里,当看到康海无惊无喜,面色平淡的站立一旁,颇为赞许的微微颔,“德涵,你虽然身为翰林院修撰,平时却与东宫太子并无交集,又是怎么认出皇上来的?”

康海道,“‘郑德’谐音‘正德’,却正好是朝臣们给皇上拟定的年号。再则‘为君’二字,即使再大胆的人也不敢用此冒犯君上,形同谋反之名讳,也只有当今圣上可以用之。再结合来人不过十几岁,却能让阁老带来与会,又岂是什么远房堂侄可比,唯有当今圣上也。”

听了康海一番分析在,众人顿时恍然大悟。也有些许懊悔,如此平步青云之机竟然让他白白从手中溜走。

“那你为何不留下皇上呢?要知道这可是你在陛下面前一展才华的最好时机,又怎会容忍他白白流失?”李东阳看着康海,似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