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3、没有尽头的路(2/3)

作者:乱鱼
打报告说我在乡下的爷爷病了我要回去,我可不去昆仑山,我家可就我一个独苗!”

下午我看着张五岳收拾东西,就知道他的报告批了,结果张五岳看见我之后一下子抱住了我“阳子,我要是回不来你替我多照顾我家的两个老的,领导已经拟定好了名单,我就在这份名单里,我要和他们去昆仑山!”

这时指导员站在会议室门口喊了一嗓子“大家静一静”之后就是点名“张五岳、黎阳,汪建国、胡建军、李建党,过来开会。”

张五岳看着我抹了一把眼泪“苦命的孩子啊!”这下可好了,咱俩算是完蛋了!”

会议室里是我们的局长在主持,汪建国、胡建军、李建党,三人已经就坐,我和张五岳一脸的苦逼相也做了下来。

指导员把手里的笔记合上“哪个,我长话短说,昆仑山的事情你们应该知道的不少了吧,这世界没有不透风的墙,此次把你们叫来是因为你们都是七年以上的老地质勘探员,明天我将同你们一起去往昆仑山把近况带回来,因为这次真的出事了!”

指导员说完局长又开始讲话“此次你们去昆仑山只不过是做一个采访,也不必大惊小怪,因为出事的时候没一个象征性的报告发回来,上头不太愿意,你们去就是勘查回来做报告。”

会议开了两个多小时,之后我们宣誓,此事只有我们自己知道,就算带进棺材里也不能对第二个人讲。

下午我们几人就被放假了,我实在无聊就窝在家里,翻看父亲留下的笔记希望能找到父亲对与昆仑山的一些线索然而一篇报道炸入了我的眼球……

时间1930年,地点昆仑山腹地。

今日我同日方俄方考察团深入昆仑山,临行前我们还有十五个人,其中五个日本人,五个俄国人,还有我与三个中国人以及一个藏族向导,当地的水很甜,奶茶很好喝,青稞酒很香。

日本人说这里的高压太严重,俄国人说这里的气候比他们边境地区的气候还恶劣,我们在当地换购物资,之后是一天的路程,向导说晚上会有风暴需要躲起来,日本人不听自顾自的带着装备继续前进,俄国人看了看渺渺无极的雪山,对我们挥了挥手准备打道回府,他们是高贵的不可能与我们一同进入最终的目的地,他们觉得地方已经到了东西也看了,气候变化多端,环境恶劣,在深入已经不是我们这些装备能应付得了,他们觉定在山下的村子里等我们,他们不需要在与我们同行。

夜晚悄然来临,日本人已经走远,向导被日本人用钱财骗走,剩下我们四个在一处凹洞里搭了帐篷,我们知道风暴就要来了于是就躲在帐篷里过了夜,第二天,我被其他三人叫醒,我们发现我们所在的地方已经不是我们来时的地方了,我们开始以为是山路被风暴吹过的风沙填满了,可是等我们在确认才发现身后的山已经不是昨天的山,只有那个凹洞是昨天的,眼前的一切都变了!

整理过行囊,我们觉得应该是风暴所致所以我们必须找到那条路,因为向导临走前给我们画了一张潦草的地图,他告诉我们如果风沙遮掩道路一定要找到原路,否则除非我们张了翅膀才能飞出去。

吃了点东西我们四人决议应该指南针不会骗人,我们应该距离原来的路相差不远,原来的路在正东方,而现在我们在东南方,说明不是指南针坏了就是山动了!

我们四人拿着指南针就往东方的位置走一直走到日头偏西才停下来,等我们一停下来我突然看着手里的指南针又变成东南方向,一开始我以为可能是水瓶原因,可是等我真正放平时它又变成东北方向,我以为是我的指南针坏了,其他人则也是和我出现了同样的事情,此时我们整处于巍巍昆仑山,上不见天堂,下不见人烟,皑皑白雪覆盖,瑟瑟的风呼啸,以我多年的地质经验如果找不到路,我们胡乱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