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一章 有人元神出窍(2/3)

作者:娑婆世界之主
道人,眼睁睁看着那少年郎这般失了魂魄一般的瞎游荡。

可那位面目含糊不清的年轻道人实在是无从下手救下这个萍水相逢的可怜人,毕竟自己现在元神入的他人壳,实在是不识此山真面目,只因身在此山中,可这位面目模糊的年轻道人越是跟着那个死气沉沉的少年郎游荡在后者的识海中,越发的神情凝重起来。识海乃是人体三大奥府之一,世人常说的“三花聚顶”其中一花便是识海,另外两花分别是灵台和紫府,而识海乃是人的意识之海,平时人们的各种想法念头都会汇聚于此,即是意念所归,可却不是意念所在,世人常的意志意念之类的在识海范畴,却是产生在人的脑袋中的一处念海,实质上就是识海随着人出生而开辟出来的一部分,而世人眼中的痴傻多是天生念海未能开化,即是所谓的“一窍不通”。

识海不仅囊括这人的种种意识记忆,甚至包括着人的前世今生来世的一些蛛丝马迹,世间大修行者皆知唯有踏入生关卡入三重证生才能开启识海沟通三世,跨过此关便是儒家圣人常说的“不惑”,道家所谓的“了悟前世今生”。

可凡人焉能得进神人府邸!

今日这位面目模糊的年轻道人就见到这副难以置信的景象,而眼前这死气沉沉的少年人绝不可能是出窍元神,可有会是什么能够跨入识海,难不成这个少年是什么谪仙摔开窍了!

而此时那个失魂落魄的少年郎猛地停下了脚步,缓缓抬起头,嘴角莫名的翘起。

燕南之地。

澹台家的清水国占据着曾经离雀王朝的粮仓银库,本是天大的便宜,可落在当年其他三家大姓家主眼里那就是小家子气,没有百年远见只谋算二十年得失,其实四家宰雀割地画疆而治之时可是极有讲究的,当年姜后主手下辅相四大司徒,其中清水国的老祖宗澹台安便是以只谋得十年利益的狭隘眼光却极擅明哲保身而闻名,而在另外三家眼里清水国这片锦绣河山好是好,可极易温柔垮掉男儿的雄奇,而少了气吞万里的野心,就更别提一统南瞻部洲了,但是不得不说这片水土的确灵秀极了,其中燕南之地则是素有“清水赋税七出于燕南”的说法,燕南家有万金富甲一方之户就参差千户,家荫彼此相连,世族对于结亲联姻更是熟稔的和自家小娘子似得,形成了最为被人诟病的“豪阀”,连清水国柱石两斋之一阴丹士王靖斋都曾做诗笑谈说“上品无寒士,下品无氏族”。

可天下哪有均富之地,既然有钟鸣鼎食日夜笙歌的豪阀,便有一贫如洗家徒四壁的可怜人。

燕南之地闻名西南除了这些富甲天下的高门氏族之外,还有便是那万顷清水白莲花,一朝齐绽拱穹苍,而其中女儿郡的莲花冠绝燕南,根据地理大家考证女儿郡的地脉水质最宜莲花,有“山水并蒂”的格局,才能培育出那番世间称奇的清香白莲,当初女儿郡的莲花与白藕当作贡品送入清水皇宫时,当的是秀色可餐,满城皆为之动摇,使得这本来无品流的女儿郡一下成为了清水国的名地,无数达官显贵儒子门生趋之若鹜。。

既然有万顷白莲,那就少不了那些如同燕南水乡一般的恬淡性子的采莲女,青葱十指弹莲花,皓腕凝霜才白藕,燕南女儿郡的浣纱村的莲花和女子在十里八乡更是出挑,虽说不上千里挑一,百里挑一还是有的,燕南水乡本来就是养人入骨的好地方,而浣纱村的山水无疑是锦上添花。

山好水好人更好!

浣纱村东头的刘瘸子是村里的老好人,热心肠出了名的,谁家有事都愿意出把力气,可是常言道“好人不命”却是不假,不知有多少的纨绔恶少应了后半句的“坏人活千年”,作恶无数却是能靠着家里的父荫安享个百年,还不是钱财之类能使鬼推磨,刘瘸子的妻子早在十三年前就难产去世了,唯一留下了个遗腹女,女娃名字是刘瘸子跟一位走方道士求得,“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