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十章 人间世路暗投珠(2/3)

作者:娑婆世界之主
遥想当年哥舒家老祖哥舒阴符,身为三教以外的武道散仙式的人物,更加生猛霸气,以力证道,不假外力,纯粹以肉身抗衡天威大劫,想一想就让人热血沸腾,再看看陆灵鳌果然中三品跟圣品境界看似一线之隔,却是天地鸿沟一般的差距。

柳中元望着这场大战意料之外的异数熙扶苏神色堪忧,眼中流露出一抹后悔不已。

此子已然油尽灯枯了。

忽有一道灵符从天庭至,贴在熙扶苏额头,灵光四溢,辉煌不可直视。

吴叔阳双手结印,神情大惊,道:“道家符箓术法!”

本来心知熙扶苏难逃一死的吴叔阳试图借助天地玄机观天雷为熙扶苏收拢气运,既然此生遭此横祸不得善终,那起码为你谋求个好后世转生吧,道家不就有超度往生的玄通嘛,却因为这道符箓莫名其妙地横空出世,硬生生被阻碍捏印劾神进程,但更奇怪的是哪怕劾神中断,却全然不妨碍那少年周身气运收拢,甚至速度不降反升。

吴叔阳在海外仙山潜修一甲子,听自家祖师讲述道门秘辛,评点道门高人境界高低,道家秘法优劣,就曾推崇过中原的道家三山符箓,说是符者精精相附,神神相依,以假尺寸之纸号召鬼神,鬼神不得不对,深得道家“以道之精气,布之简墨,会物之精气”跟“符朱墨耳,岂能自灵;其所以灵者,我之真气也“之胎息内炼功夫修持精髓,而他在海外仙山访仙问道还真见过几位不世出的大真人守道循正,依德书法,神气贯于符图,造福百姓,当真是神通玄妙的很,万病俱消,万邪屏符,符篆缄封,可驱鬼镇邪。召将请神,令其杀鬼,或用符关照冥府,炼度亡魂,他亦曾听闻符道首推正一道之招兵势,可窃取天机,颠倒乾坤,亦可为山岳增灵秀,福荫道统。

这符篆术源于上古巫觋,相传能请灵附体通鬼神,分请神、探源、抓鬼和谢神四重,可占卜预知后世祸福,驱鬼治病沟通天地,而真正成形始见于春秋,早期被道教承袭此术,后来被道家五斗米道、上清道和太平道推衍,以金纸造符,录有真言密咒,可召神劾鬼,降妖镇魔,治病除灾。而盛朝时道家最为鼎盛,中原神州正一道、灵宝派和玉霄宫分别以龙虎山、茅山、阁皂山为中心,形成著名的“三山符篆”,堪称道家符箓之鼎盛,后世千年因缘造化之际,更在“三山符篆”基础上,分衍出神霄、清微等众多符篆派。直到峨眉山金顶之上仙人张巨君开宗主之,内丹真道大兴,峨眉山白日飞升之真人神仙不下数位,使得峨眉山被历代中原霸主奉为道家祖庭,敕封道教真人天师,声势浩大,自初代天师张道陵于峨眉山金顶琉璃世界修道炼丹大成后,后代天师第四代天师张盛始,历代天师华居此地,,守峨眉山寻仙觅术,坐上清宫演教布化,居天师府修身养性,世袭道统二十四代,奕世沿守一千八百余年,不管世间朝代如何更迭,龙运辗转,均得到历代中原王朝的崇奉和册封,官至一品,位极人臣,形成中原神州化史上传承世袭“南张北颜”两大世家,但擅符篆之正一道与茅山仍在北方与之鼎足而立,主领三山符箓,两家位居诸符箓派之首,哪怕是峨眉山尤比之不如,由此重符篆的龙虎正一道和主内丹的峨眉全真道两家一直分统着道教,更是展开了道家内外两道谁是正统,不下千年的争论。

素有“道都天书真”赞誉的道家符箓十分重视书写方法,讲究通窍,一笔勾勒通大道生精神,故有“画符不知窍,反惹鬼神笑;画符若知窍,惊得鬼神叫”之说,力求两点,一是心诚,唯天下至诚者能用之,故曰以我之精合天地万物之精,以我之神合天地万物之神。二是运气书符,求书符者平时有内炼工夫,书符时发放精气于笔端,使符篆上附着气功家的精气。除了书写之外首重符箓构造,即符座,所谓符座是指符图的上部,符图的下部叫做“符头”或“符脚”,符窍,则为符图的中部心脏所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