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八十一章:标志(2/2)

作者:江上听雪
一路上,也有是在那边上工的。

手里拿着锄头、铲子或者木棍、绳子都跟上来,热络地跟他打着招呼。

到了指定的地点,居然还有比他们到的还早的,正蹲在那里聊天。

见到他们,纷纷走过来,彼此打着招呼。

人人脸上都写着满满的干劲儿。

等了一会儿。

王鹏识看了看时辰,已经差不多了。人也差不多到齐,便翻开册子开始点名。

“李富贵。”

“在。”

“刘大力。”

“诶!这儿呢!”

“王二柱。”

“在,我在!”

名册是唐景云托村里会写字的人写的。

点到名,人也在的,王鹏识就用毛笔在后面打个勾。

没到的就先不打。

如果迟到就打个圆,如果当天没来,就打个叉。

点完名后,就开始整理山地。

从山脚起,草根拔起来晒干,碎石整理出来。

要么垒边界,要么铺山路。

山上的树,该砍的砍,该留的留,这些会有监工指导具体怎么做。

如火如荼地忙了好几天,山脚下的平地才都整理了出来。

农庄那边调来的一批施工小队也到了。

青砖、青瓦、泥沙运进村,晾干的木头也从村外买回来。

来的人多,没几天几座瓦房眼看着就要在山脚下立起来了。

而唐景云这个时候,正在和人谈生意。

赤焰花、驱兽草的粉末,以及做的几种面脂,都需要装的东西。

她之前建了窑口烧青砖和红砖,这些只是技术比较低的东西,随便烧烧,也能够烧出来。

但是,瓷器则不同,本来在古代瓷器就比较贵,再加之技术上的垄断,总共也没有多少珍惜瓷器流露出来。

唐景云自己去烧那瓷器,也得一步一步的来。

她只知道方法,但是不知道配比,不知道火候,甚至连烧多久都不知道,还不如跟这个时代的瓷器窑口合作。

唐景云比较心怡之前赵娘子拿出来的那种小巧玲珑的白瓷盒子。

她需要的量多,与人建立长期的合作最好。

于是几方打听,唐景云还特意去问了种子店的掌柜,才打听到一家信誉比较好的私人窑口。

窑口在一个村子里,这个村子几乎所有村民都已烧窑为生。

为了保证瓷器在运出的途中最大程度的完好,这个村子还自掏腰包,将村子去往镇上的这条路铺平。

虽达不到现代柏油路那般,但下雨天是绝对不愁无处下脚的。

窑口的负责人姓申,唐景云称其申老板。

申老板这个窑口,产出的瓷器也不是什么多上等的。

面对的也是比较大众的客户,原因还是他们窑口的技术不太行,烧不出好的瓷器。

唐景云是客户,申老板接待了他,了解到唐景云的需求后,便答应和他合作。

不过在签契约付订金之前,唐景云还有个额外的要求。

瓷盒为扁圆形,盒身一边绘制使用说明和注意事项,一边绘制产品名称,还有售货地址等。

盒盖上,唐景云的要求是还要添上一朵赤焰花的花朵标志,花朵下方加“唐氏”两个字。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