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四十六章 格调不高(2/2)

作者:瞌学家
,以它背后的资本声势,依旧只能试探性的去找寻自己在音乐市场的定位。

对比起来,现在可以称得上是一无所有的李澈……

李澈所拥有的金手指再大,但也只是给他提供了内容,从内容到资本的飞升,李澈必须稳步前进,不能急躁,想办法去找到自己落脚的基本盘。

然后才能去做些什么。

在此之前,就像当时对顾云清所说,在影视行业,他暂时只想给观众多一个选择。

在音乐行业,李澈眼下能做的只是尽量为好的音乐人做些事,正如在《歌手》上他让机会给杨丽茹,在微博上工作室保持着推荐优秀小众歌曲的习惯,在发专辑时同意和阅音的寻音计划绑定。

先把这些因种下,也许将来就能一起去做到一些果。

阅音这个“声势浩大”的寻音计划,在李澈加入后,引起的冲击相当大——

在音乐圈内。

对于普通歌迷,这也就是一次集体发歌,是乐坛更糊的标志。

寻音计划虽然混入了些阅音想推的网红,但不少音乐人都是相当有实力的。

李澈没有加入前,他们会扑的水波不兴,就是天天去各音乐软件榜单上的歌迷可能都不会关注有这么一批人发专辑了。

但李澈的热度太高了。

他是一路破尽记录的“剧本制造机”,他是东山再起的“电视剧制霸者”,他是半路出家的“歌坛救世主”……

他能带来什么改变吗?

这一批音乐人能从短暂的注视中成长起来吗?

「李澈的新专辑还不错,可惜格调不高。」

「商亚晖已老,李澈也挽救不了他的江郎才尽。」

「听完后,我甚至没兴趣去写乐评,我只想问:李澈和祁祈什么时候结婚?」

「情情爱爱从来诞生不了伟大的专辑,李澈他甚至没有表达自己的痛苦。」

「迎合主流的肤浅喜好,作品深度只停留在表面,一张商业又套路的专辑」

「我们为什么会指望写“偶像剧”的人能做出伟大的专辑?」

「我反思了自己的问题,是我对李澈的期望太高了。」

「让我们高呼“乐坛救世主”,在集合起来做课间操的时候!」

「李澈感动于自己的浪漫,我却只觉得恶心!」

……

大概,这一批上网的网友们,从来没有见过一张专辑能诞生如此多花样百出的乐评。

在此之前,他们很多人甚至没有乐评的概念,只知道自己关注的博主发了段文字推荐了一首歌。

从旋律、歌词到编曲制作,从歌曲风格到情感表达,从配乐选择到合成器的音色……

在最后cut出一两首勉强能听的歌曲。

在八卦论坛,一个帖子持续更新了对李澈第一张专辑《七里香》的乐评分数,三天内近40篇乐评的平均打分只有两星半,刚过50。

不少人都在关注,东山再起以来开挂一样离谱的李澈,第一个滑铁卢要来了吗?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