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章 祸福,孰知其极?(1/2)

作者:冥狄z
腊月时分。

关中近日已停止下雪,但寒气却一天比一天重。

在骊山深处的一处幽静民宅内,却是传出了敦敦的读书声。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恒无欲,以观其妙;恒有欲,以观其徼。”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

屋中青年将窗户微微打开一点缝隙,在屋中生起一盆炉火,加上些干木柴,随后拿起放在案几上的《道德经》诵读了起来。

炉火扑腾,烟雾缭绕。

屋外寒风随门窗渗入,卷起缕缕发丝,配上青年诵读的道文,倒是给他周身平添了几分飘逸、超凡脱俗之姿。

青年身着厚重衣裳,年纪在十七断字。

也知晓了自己身处何世。

大秦!!!

在知道自己身处大秦时,他起初还颇为雀跃,寻思着凭借自己后世的智慧,怎么着也能在大秦有所作为。

但跟着夫子下了几次山后,他才后知后觉,电视里的情节都是骗人的。

他别说去入仕。

就算是去种地、经商,都没有资格。

他是黑户!!!

秦朝有着极为严格的户籍档案制度,即‘编户齐民’之籍。

每名秦人都有‘验’、‘传’。

而秦落衡完全记不起前身的记忆,也意味着无法坐实自己现世的身份。

在秦国一统天下前,他还能以‘邦亡罪’重新获得户籍,而且只需承受较轻的刑罚。

但随着秦国一统天下,天下臣民皆为大秦子民,‘邦亡罪’就已经名存实亡了,像他这种无法坐实身份的人,只会被罚为刑徒,刑期结束归为‘私奴籍’。

在大秦,私奴籍的隶臣、隶臣妾并不算秦人。

家长有权‘谒杀’奴、婢。

大秦的户籍制度森严,给社会各类人士划分了籍贯后,就明文规定了什么籍贯的人,就做什么本职的事。

敢僭越,就会被获罪。

而秦落衡一旦入了‘私奴籍’,那就意味着他的后代也将世代为奴为婢,除非获得军功,不然都无法变更户籍。

甚至于……

他都不敢离开咸阳附近,因为没有‘符’‘验’‘传’,一旦被人发现,就会被直接五花大绑送去见官。

这是一个阶层划分分明的社会。

在知道了大秦的相关律令之后,秦落衡当即就断绝了离开咸阳的想法,也断了在秦入仕的念头。

他在等。

等秦末的楚汉争霸!

在他原本的记忆中,楚汉争霸持续的时间并不长,等到楚汉争霸结束,刘邦建立汉朝,而汉初主要推行的就是‘黄老思想’。

即道家主张的‘清静无为’。

骊山隐居十年,他从学会识文断字之后,主要看的就是《皇帝内经》、《道德经》、《庄子》、《列子》等道家典籍。

舞台广大,大有可为。

不过道家典籍并不是他主动看的,而是夫子强行要求的。

夫子亲历了战国末年的战火纷飞、尔虞我诈,不愿他再卷入其中,所以严厉杜绝他看兵法韬略权谋相关的典籍。

只希望他能避世无为,追寻天地大道。

夫子根本就想不到,强盛一时的大秦帝国会在未来十几年间轰然崩塌,新建立的汉朝在初期会力行道家的‘清静无为’。

但这事,他没跟夫子讲。

正是这种阴差阳错,秦落衡待在骊山修行了道家典籍十年。

收回心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