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四百四十七章 文明轨迹的偏移(2/2)

作者:天风黑月
已经很难寻觅到踪迹了,这也意味着,此次事件未来增长许愿点的空间已经较小了。而更重要的是,根据许愿书一贯以来的尿性,以之实现愿望,通常会伴随着副作用,而副作用的大小,通常会与愿望的难度相关。而这一次,他刚刚付出了255000许愿点实现愿望,在他看来,大概率是会出现一个难度不低的副作用事件。  这个时候,就别给自己增加难度了……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张敬将许愿书翻到最后一页,看了一眼许愿点的总数,发现即便扣除他这次许愿花费的许愿点,许愿点总数依然突破了一百万大关,达到了1084073点许愿点。  收回了许愿书,张敬拿过了另一本放在一旁案头的影印本古籍,这本古籍的原版是他在此前的遗迹探索时,在一处倒塌的金字塔中寻找到的,除此之外,在那座倒塌的金字塔中,他们发现了一具已经残缺不全的金色骷髅遗骸……  单看那处遗迹的状态,便已经可以判断出,其必然是遭遇了袭击,而在抵抗失败后,一切都化为了废墟。  对于上古时期发生的事情,张敬已经有了些许的了解,而此前在遗迹发掘中,他获得的资料更多是以法藏的形式存在的,而以书籍形式存在的并不多。这倒是也能够理解,一者法藏储存的方式,对于修士而言,更容易保留储存信息的完整性。上古时代的文明,是一种与如今人类的科技文明截然不同的文明形态,对于其而言,许多修行的奥妙关窍,语言太过苍白,在以心印心的情况下,法藏的人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得当初制作者留下的讯息。  同时,法藏大多以经过处理的玉石、水晶等物作为储存介质,便于存放,尤其是在长时间的岁月侵蚀中,更容易保证资料的完整。  而相应的,以书籍形式留存的资料,在以上两点上,便都不占有优势,尤其是不便于存放这一点,张敬猜测,他之所以发现的此类资料如此之少,其中相当部分的原因大约也是那些遗迹中保存条件通常都较为恶劣,而经历数千年的侵蚀、风化,以书籍形式存放的资料,大多早已经腐朽成为了土灰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