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一五章 最终方案(2/3)

作者:推土机FFX
从开始几十号人,到现在也不足200号人,竟然能撑起设计的大任?

而付炎在这里,也可以发挥出他数学算法的专长。

不过今天他算是见识了,自家这位传奇创始人的手段。

简简单单的变换了预测表更换的策略,再添加了几个预测的策略,整个预测的精准度提升了30%。

王岸然摇摇头,这可是他借鉴别人的成果,没什么值得夸耀的,一个预测表策略的优化,那是集中了数十代处理器技术的发展,数万科技人员智慧的结晶,要知道tage分支预测算法,那是得过四项国际大奖的。

相比于原版的,在华芯科技集成的分支预测算法只能算是阉割版的,这没办法,原版的算法要完整实现,300万晶体管都不够。

而王岸然的低调在付炎眼中,成了深不可测的意味,在让他高傲的自尊心受到打击的同时,也让他沉下心来,继续做完下面的事。

“付教授,想让分支预测有更好的施展空间,对分支预测表的宽度,以及预读取的数据容量有更高的要求,在缓存之下,有必要再设计一道二级缓存。”

付炎摇摇头,说道:“好是好,但技术上行不通,二级缓存需要总线另外分配带宽,事必影响与内存之间的通信。

再加上sram高速缓存不光成本高昂,所占的芯片面积也将是个问题,我们将没有足够的晶体管来实现其他的功能。”

王岸然摇摇头,越是高精的人才越容易被常规思维限制住想象。

ntel是行业霸主不错,但也犯过在奔腾三时代,为了不让规模巨大的sram缓存占用有限的核心面积,“创造性”的将二级缓存集成到核心外面,造成二级缓存只能以半速运行。

结果就是运行效率低下,性能孱弱,面对同期的6架构,落于下风。

“付教授,我们可以给2缓存单独设计一套总线通讯总线,只不过需要2%左右的晶体管。”

“重新设计一套总线?”

王岸然点点头,继续说道:“二级缓存没必要用sram高速缓存,edram高速缓存也可以,加上128kb的2缓存,性能值得期待。”

付炎很惊讶,老板的思维真是天马行空,不拘一格,不过他还是把疑问提出来。

要知道当今所有的芯片设计,还没有把edram作为高速缓存的案例,华芯科技第一款,有必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公司吗?

“王总,这,edram真的可以吗?”

当然可以了,这个时代虽然没试过,但在9102年,edram高速缓存已经是非常成熟的技术。

王岸然很肯定的点点头,“不试试,你怎么知道不可以……”

…………

自己一开始就搞设计软件,无疑是走对了最重要的一步,设计在软件的帮助下,很多疑难问题都变的简单。

比如说,使用软件,设计师不需要知道,在底层上晶体管是如何进行逻辑处理,他只需要将已有的逻辑门组成逻辑单元,再将这些单元设计成更大规模的计算单元。

这无疑大大降低了设计的门槛和设计的难度。

而底层工程师的作用,就是面对这些抽象逻辑门和逻辑单元,寻求更简便的晶体管和电器元件,将它们在物理层面上显示出来。

这就像流水线,原来是作坊式设计,现在设计了两个流水,一个是设计,一个是设计电路。

在9102年,这个流水线还将深化成数十个设计门类,同样软件的专业化类别也将提升。

华芯科技现在正往这个方向发展。

经过重新设计的在模拟测试中表现优良,比起200mhz加上单纯的超线程技术的性能,提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