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章 出风头我来(2/2)

作者:许安阳
 “肯定来得及,古书记您认不认识专门搞音乐的,南艺的,可以请过来指导一下,效率很高的。我们当时每天下班…不,放学,练两个小时,一个多礼拜就搞定。”  “嗯…有道理,我的确认识南艺的老师…我明天就让他过来帮忙指点指点。”  “那个古书记,我有个小小的请求。”  “你说。”  “你看我的形象气质还是可以的吧,我是国旗班的。然后我的嗓门很好,很亮,中气很足。合唱的时候不是有朗诵人吗,我想我能不能做那个朗诵人?”  古书记上下打量了一下许安阳,点头道:“小伙子形象确实可以,而且你的建议很好,那就让你来做朗诵人吧!”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黄河大合唱》每一乐章开唱前都有开场诗,由专人单独朗诵。  许安阳要接的就是这活,在演唱开始前吟诗一首,后面就没他事了。  要多轻松就有多轻松。  又因为是单人朗诵,开场灯光都对着他,出风头的肯定是他咯。  这就叫花最少的力气,出最多的风头。  这件事就这么被古书记给定下来了。  除此之外,古书记还选了一位合唱指挥,同样形象气质俱佳的刘子欣同学。  之后几天,社科院的学生就开始了白天艰苦训练队列,晚上倾心投入歌唱的充实生活中。  《黄河大合唱》的难度可比《歌唱祖国》要高很多,双声部,男女重唱,曲调曲折反复,模拟船夫在黄河上奋力渡河,与惊涛骇浪搏斗的惊险场面,想要唱出那种画面感殊为不易。  作为让大家唱高难度歌曲的始作俑者,许安阳却获得了古书记的优待,让他单独在器乐室练朗诵。  说是练朗诵,可这朗诵有什么好练的?  开场诗拢共七句话,五十个字,念完一共十五秒钟。  这压根就不用练,就是让许安阳好好歇着呢。  谁让许安阳提出那么好的建议,让古书记鼓起了干劲呢?  大家都在模拟法庭被南艺来的音乐老师折磨的时候,许安阳正翘着二郎腿,在声乐教室里盘弄一把吉他呢。  这时,门“邦邦”敲了两下,“吱呀”一声开了。  许安阳扭头头一看,有个人影闪进来了。  是刘子欣。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