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二百五十一章 闻风而动(1/2)

作者:迷雾不谜
外头的人并不知道京城以后乱成一锅粥,原本百姓们还对淑贵妃称歌颂德,但一夜间风向扭转。

原来淑贵妃之所以大发慈悲,不过是想要给她的儿子铺路,根本不是传闻中的那般善良。

更有传言说,废后的死和这位淑贵妃脱不了关系,她原本就是蛇蝎心肠,所以才会在施粥的米里面掺杂霉变的米,以此让吃不上的百姓一了百了。

众人得知真相后,也不管真假,先把淑贵妃设立的粥棚掀了个干净,毕竟那么多人就是吃了她这儿的粥才会上吐下泻,若不是有好心人送来大夫,恐怕真要如她的愿,一命呜呼了。

皇帝因为此事将淑贵妃圈禁在宫中,不管她的死活。

“皇上,该用饭了。”太监轻声细语的说道,虽然他知道皇上这时候不想没胃口吃饭,但他日理万机,若是倒下了,这责任该由谁来担?

“朕没胃口。”一想到淑贵妃,他便头疼得很,原本以为有个省心的女人,能够帮自己打理后宫。

没想到她这般贪心,想要在民间博得贤名也就罢了,居然还觊觎太子之位,涉及国家社稷的大事,岂能让她一介妇人插手。

皇帝只觉得是自己给予她的权力太多,让她没有认清自己的身份。

中宫之位空缺,皇帝心中暂时没有合适的人选,可这位子并不是谁都能坐的。

淑贵妃母家地位不高,皇帝并不看重。

要知道皇后的母家也就是太子的母家,自然不能低到让人闲话,即便他许可,礼部的那些老家伙也不会同意,非要把他的耳朵念出茧子来不可。

若是当初的刘皇后还在,并且育有皇子的话,太子之位则很有可能落到她家。

太监胡思乱想了一通,他在皇上身边伺候的时间比后宫里的任何一位嫔妃都要久,揣测圣意也是他最擅长的事情。

眼下皇上心情为何不悦,他心知肚明,只是碍于身份,不能明言相劝。

“皇上,您的龙体为重,要知道天下万民都记挂着您的身体呢。”

太监说话一向好听,嘴巴就像是抹了蜜,皇帝听他说了一大堆吉祥话,眉头总算舒展了些。

若是换在往常,他并不会喜欢太监这样干涉他的心情,但今日他的确头疼得紧,需要听些奉承的话,勉强缓和心情。

“朕才是天下共主,那些人存了不该存的心思,动了不该动的念头,都该死。”

说完这句话,他心中舒畅了许多,便让人传膳。

几日后,李栖迟从陆渊嘴里听说了京城发生的桩桩件件,心里暗自琢磨,这些事情究竟是巧合,还是有人刻意而为之?

她毕竟在淑贵妃身边待过一段时间,知道她这人的确有野心,但胆量不足,做不出用霉米代替好米的事情。

难不成是有了孩子后,她改变了自己的行事风格?

陆渊看见李栖迟半天没有动静,手中的粥都快要冻得梆硬,忍不住提醒道:“怎么不吃?”

李栖迟在军营里待了几日,每日由陆渊带着她来,然后一道回家,三餐基本上都在军营里与战士们一同用过,才没有听见她一句抱怨的话。

陆渊尝了尝今日的粥,虽然一如既往的寡淡,但还没有到难以下咽的地步,难不成阿岁不爱吃这个????.biuai.co

“我只是在想,京城里的事情。”她的头绪有些乱,毕竟她们知道的事情不多,还有许多可能只是道听途说,有些失真。

“京城越乱对我们就越有利,不用担心,你可不要忘了还有范大人在。”

范思修就是他们在京城里的定海神针,陆渊认为只要有他在,并不用担心意外,他们只要走好自己的路。

“将军,夷族回信!”送信的小兵气喘吁吁,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