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37章 中国杯之后(1/2)

作者:杨慕毅
,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颁奖典礼就紧接着在体育场中举行,本来就是友谊赛性质的杯赛,所以没有搞得太夸张,没有漫天彩纸,也没有啤酒浴,也没有歌舞表演。  一个领奖台,背后有广告板,所有队员站在上面,然后抱着一个不大的奖杯开始拍照。  按照惯例,每名参赛的球员都有机会举一次,然后和奖杯合影。  杨毅作为最大的功臣,第一个举起了奖杯,没想到的是蒋呈居然被推举为第二个举奖杯的。  本来很话痨的蒋呈这会儿反而腼腆了不少,不过一番推辞之后,还是骄傲地把奖杯举了起来。  中国杯的冠军队伍是有奖金的,不过并不多,分给球员手里也不过几万块,杨毅因为进球多一点,所以也就多分了点,其他的球员们再分,大头当然还是国家队团队拿去了,毕竟每一场比赛不只是球员在努力,背后的工作人员同样也付出了十二分的精力。  晚上的国家队聚餐杨毅没去,因为杨毅回国的时间本来就很紧张,再加上都快半年没见过伍菁菁了,心里也想得紧,和队友们道过歉之后就飞奔向正等在球场外的伍菁菁。  ~~~  中国队这次夺冠的意义重大,在互联网上已经掀起了关于中国足球未来发展的讨论。  以本场比赛为出发点,开始分析这场比赛成功的原因。  当所有线索都指向了那几名年轻球员的时候,所有人的明白了中国青年杯的重要性。如浏览器禁止访问,请换其他浏览器试试;如有异常请邮件反馈。  阵中4名年轻球员都出道于中国青年杯,而4名年轻球员的表现可圈可点,虽然比起经验可能没有那些之前的国脚经验丰富,场上比赛的时候容易受场上形势和个人情绪影响,但他们展现出来的那种拼劲是老国脚们所没有的。  虽然这些年轻球员可能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他们就是能打出大家希望看到的场面。  网络上针对这一点也开始了大辩论。  有人认为:“年轻球员缺乏大赛经验,大赛上容易露怯,导致失误频繁。”  马上就有人反驳:“那那些占着茅坑不拉屎的也没见着有多少大赛经验啊,失误难道就少了?”  还有人说:“年轻球员基础弱,停球3米远,大赛上怎么打得赢那些强队,这一次也多亏了人家哥伦比亚没认真,不然这群小屁孩哪有那么容易赢。”  立刻有人反驳道:“那些老将几个停球能停到3米以内的,说得好像他们上就能赢得了那些强队了似的,至少这些年轻球员敢拼,敢冲,哪怕输了,也不过是技不如人罢了。”  这场比赛之后,大多数人还是更看好这支青年军的,这支青年军所展现出来的冲劲让所有看惯了中国足球慢悠悠的进攻的老球迷大呼过瘾。  于是,第二届中国青年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所有资深球迷都带着放大镜看比赛,都想从中再找到几个更好的年轻球员。  ~~~  这些东西现在可不是杨毅关心的,时隔半年,杨毅终于有机会再见到伍菁菁了。  这半年里,杨毅从伤愈复出之后,就开始两线作战,几乎没有假期,圣诞节的小长假也因为参加颁奖典礼的缘故没空回国,欧洲的冬窗期基本不休赛更没有假期了,再加上转会曼城又需要磨合,所以杨毅根本找不到机会回国。,如遇到内容乱码错字顺序乱,请退出模式或畅读模式即可正常。而伍菁菁同样也很忙,这学期的课程基本要结束了,伍菁菁又要准备留学的考试,同样忙得脚不沾地。  两人找了一家很普通的路边餐厅,正宗川菜。  杨毅可想念家乡的味道了,曼彻斯特唐人街的中餐不伦不类,完全融入了当地人的口味,和中餐已经相差太远了,根本解不了馋。  这回国几天,每天都是吃的球队安排的饭,广东的菜虽然也很好吃,但是还是满足不了杨毅想吃川菜的胃。  于是这一解散,立马拉着伍菁菁找了家川菜馆。  老板的口音一听就是四川人,那味道自然就正宗了不少。  杨毅也不多说,直接表明了四川人的身份,让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