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24章 朱允炆的黯淡表现(2/2)

作者:武渣
又怎么舍得责怪你呢?只是你也需要一点点担起储君的责任啊,处事公平,不拘人才来历。”

朱允炆诺诺的点了点头。

朱元璋叹息道。

“你身为储君,不能一味的宽仁,更多的时候,要从天下的角度看待问题。

一定要学会纵观全局,要不然很容易被人糊弄的。

做事的时候,要认准一点,我才是大局,就像你上次说的,认为把武勋之子和太学生提拔起来不好,可你想想那些进士出身的官员会因此辞官吗?

大局在我,你又何必那么照顾这些官员的情绪?”

朱元璋也是无奈,他已经不像以往教育朱标时那么精力充沛了,又不敢放朱允炆出去深入民间,只能这样一遍又一遍的给朱允炆提醒。

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只希望朱允炆能把他的话记在心里。朱允炆也确实不停的在点着头,好像在认真记朱元璋说的这些东西。

可是等到和朱元璋分开之后,还是没有主动多和何秋沟通的心思,丝毫看不出他有什么改变。

这些事,朱元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只是对朱允炆的失望又多了一分。

朱元璋也很清楚,为什么朱允炆会是这样的态度,他怕!

从他在何秋的课堂上说削藩的事,朱元璋就意识到了,朱允炆特别怕他的叔叔们,认为他们是动乱之源。

何况这些叔叔们都有不少兵马,晋王是特殊情况,朝廷才能这么快就把晋王作乱的火苗给扑灭了。

可是燕王若是想要作乱,朝廷就很难对他有所应对了。

但是朱元璋更明白的是,说到底这天下他们老朱家的人才是真正一体的,朱元璋的这些儿子们不管有多混账,至少有一点,绝对不会反对大明。

有这一点,朱元璋也就不在乎他们手里拿着很多军权了。

何况朱允炆大义在手,就算燕王反了又能如何?

归根究底。

还是朱允炆这人,自身的底气不够,若是他有朱标的底气,又怎么么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朱元璋在心里转过无数个念头,还是个告诫自己,再等等看,孩子总要长大的那一天。

等到朱允炆长大一些,就能看清朝堂上的很多事了,没有自己亲身经历,恐怕朱允炆就一直不会明白。

文臣不应该是他最相信的那批人,该用,更改防!

朱元璋想到自己的身体,只能在心中暗自期待,希望在自己去世前,能看到朱允炆成长起来,要不然的话,改革大事恐怕要就此断了。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