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1章 修路(2/2)

作者:武渣
一步一步来就是了,而且我有配方,修路时不必来回夯土,也可使道路坚固耐用。”

何秋点头称是,“在我的书房里放着,我这就让何能去把它拿过来。”

朱棣有些激动,想要亲自去拿,却被何秋和姚广孝制止了,要耐住心,沉住气啊。

很快,何能就把何秋所说的那沓纸拿了过来, 这上面就抄着五六十年代时的水泥配方。

何秋拿给朱棣看,在他看的时候说:“我所说的这个东西叫水泥,制备原料为石灰石、高岭土,加上贝壳和一些矿渣也行。

通过类似高炉那样的炉窑,先把石头烧成粉,再和高岭土、石膏等混合,再详细的,都在这份手稿里面了。”

说到这,何秋还有些遗憾:“这玩意制备难度不算太高,花费上应当没有以往修路高。只是这水泥强度不是太够,只能用来修路,盖房,没法用来修建堤坝。”

其实何秋心里很清楚,不是前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时候的水泥配方强度不够,而是他对大明的工艺水平不信任。

就这种手工作坊弄出来的水泥,用来修路到还好,大明也没什么特别重的车马,只要注重保养,应该没什么大事。

但若是真的用在修建堤坝上,恐怕洪水一来,这堤坝就毁了。

朱棣不太在意这个,“能有这水泥用来修路,就已经减少了修路的大量成本了,我已经很满足了。”

何秋听了只是摇头,“我话还没说完呢,这水泥制备过程中会产生不少废料,可以用来制造三合土。

这三合土制备起来会比水泥相对麻烦一点,费时费力,但是用来修筑城墙、堤坝定然是坚固耐用,可比水泥好用多了。

它的制备方法,也在这份手稿后面附着,王爷看到后面应该就能找到了。”

朱棣喜不自胜,连连夸到:“好,好,好。先生于社稷真是有大工啊。”

何秋不以为意,反而认真的和朱棣讲道:“殿下,你一定要知道一个道理,要想富,先修路,唯有道路通了,财富才会慢慢出现。

而且您想一下,若是大明各个州县不管有多偏僻,都被上好的道路连接,大军挥指可至,又有那个地方敢叛乱呢?”

何秋说到这,突然发现自己这话有些不妥,眼前这位燕王可是有打算反叛的,这不是往人家心口上戳吗。

不由得止住了话头,朱棣没在乎这个,他心里很清楚,这些东西对他朱家的江山社稷是有大功的,是可以稳固统治的好东西,自然就不会在乎这些小节了。

三人又在一起商议了一会儿,相谈甚欢,眼看太阳都快要落山了,朱棣才打算告辞。

只是朱棣这次从何秋这又捞了这么多好处,心里也有些不好意思,握着何秋的手一直不放,把何秋弄得好不尴尬,最后只得说,“以后有机会,你再好好封赏我算了。”

待到朱棣和姚广孝走后,何秋回到书房,才又叹了口气,他最后和朱棣说的算是假话,都说功高盖主,功高难赏。

若是朱棣真的和历史上一样,奉天靖难,登上了王位,他的功劳不说多的,自比为汉初的萧何是没有问题的。

这么大功劳,朱棣不猜忌他就是好的了,恐怕朱棣登基之日,就是他何秋跑路之时啊。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