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224聪明反被聪明误(2/3)

作者:三九音域
太孙商议即可,不必问咱。”说着,微微一笑,“现在,他可才是咱大明的当家人!”

“孙儿还年轻,官员选拔,还需您老决断!”朱允熥在边上,恭敬的说道。

“人老了,脑子糊涂!”老爷子笑笑,拍拍朱允熥的手,“既然家国都交给了你,放心去做就是。真要是做错了,爷爷也不怪你!”

“皇爷爷,近日太医的药,您吃了没有孙儿总觉得您老...........”朱允熥看老爷子脸色不好,忍不住用只有他们俩人能听见的声音,小声发问,“是不是,又哪里不舒服”

“先说国事!”老爷子笑笑,“人老了,人一会儿鬼一会儿的,不碍事!”

殿群臣,见他们爷俩窃窃私语,也都不敢言语。

朱允熥看看臣子们,开口道,“这几个官员,虽然品级不高,但职责重大。所用者,务必品德高尚,操守极好!”说着,顿了顿,“凌汉,回头你把这几年,吏部考核优等的,应该升迁的官员单子给孤看看!”

“臣,遵旨!”凌汉道。

户部尚书傅友德又奏道,“臣启奏陛下,皇太孙殿下。宁波海关奏报,东瀛倭国今年一来,往来我天朝船只增多,人员亦多。倭国船队,有倭使携倭王国书前来,需奏请陛下,允许倭人上岸进城!”

宁波,是老爷子定下的,专门和倭国商业人员往来的唯一港口。

按此时的大明律,倭国商人水手,哪怕是官员,来天朝之地,一律住在城池之外,不得擅自入城。

说白了,他们有来做买卖的资格,却没有真正进城的资格。

老爷子对倭国半点好脸色都没有,当年刚立国年轻时,若不是臣子等劝诫,说不定真的发兵去打了。

“倭王什么倭王”宝座上,朱允熥不悦道,“倭国现在许多王,谁知道是真王假王怕又是个滥竽充数之人!”

此时的倭国,刚刚结束南北朝的内乱,但国内依旧军阀林立。其不乏对大明恭敬者,但也有许多仗着海峡天险,颇为不敬的人。

这些人,若对大明有所求,便恭敬礼让。若无所求,便是一副,你打不着我,不能奈何于我的嘴脸。

所以,老爷子才会觉得倭人奸诈。

“还是按老规矩!”朱允熥继续说道,“倭人来大明,不得上岸。一律居住于城外,不得踏足内陆领土。违令者,杀无赦!”

“臣遵旨!”户部尚书傅友道。

其实,这并不是刻意针对倭国的不尊行径。此时的大明眼,只要不是大明百姓,俱都是番人。无论是金发碧眼的客商,还是卷毛棕发的色目人,一律没有资格上岸。

“臣有本奏!”礼部尚书李原名奏报,“琉球国主上书鸿胪寺,欲往天朝而来,觐见天颜。然国小邦微,国无造船良才。是以,心念多年,但终不能成行。特奏请陛下,请与工匠水手,以全其盼!”

这次,老爷子终于开口了,缓缓道,“琉球虽小,然对华大明一向恭顺有加,忠贞不二!”说着,沉吟一番,“传旨福建布政司,从福建船政司,选能工巧匠移居琉球,为琉球国主王事!”

说着,又深思一会,“虽移居琉球,但亦是华之民,须繁衍生气不愧祖宗天地。从闽人挑选三十姓吧,闽人规矩多,多选些姓氏,方能更好的开枝散叶!”

“陛下圣明!”群臣称颂。

朱允熥有意让老爷子高兴一些,开口问道,“书舍人刘三吾,皇爷爷亲编的《醒贪简要录》可曾印刷完成够不够分发给天下官员,人手一本呀”

刘三吾出列道,“回殿下,已印刷三万三千余本,随时可以发行!”

“以御赐的名义明发天下,让天下官员都看看,看过之后,凡五品以上官员,都给孤写一份奏折上来!”朱允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