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6章水(2/3)

作者:三九音域
,站在朱允炆身后半步,双手藏在僧衣抑制不住的颤抖。

“殿下,本寺虽小,却始建于盛唐!庙里建筑,数百年来未曾变动分毫。大唐时佛法昌盛,东西二都城寺院林立..............”

“可终究也没保佑大唐国泰民安,崇信佛教的几个皇帝,陵都让人给扒了!”朱允熥毫不客气的打断对方,一指前面,山林有涓涓泉水,“那是山泉”

道静笑道,“那是一处自冒井,从唐代开始每逢春季,井清水就会冒出来。此水甘甜,乃是上好的煮茶............”

朱允熥忽然停住脚步,看着道静,“说你是化外高僧,宁静致远。怎么每说起一物,都要刻意说好”

道静顿时尴尬,强笑几声,“启禀殿下,却是是好!”

“既然好,既然尔等又是修佛之人,为何要占据这等好处此等美景,用来建书院,用来供游人游玩,方是物尽其用。”朱允熥冷笑下,“还是你们心,存了贪念!”

“这............”道静当场无语。

目光连连看向淮王,但是后者始终微笑,好似浑未察觉他的目光。

“心有道,在哪都是修道。心无道,便侮了名山大川,沾了铜臭味。比铜臭味还难闻的,是虚伪!”朱允熥继续前行,毫不客气,言语尖酸刻薄。

“这皇太孙还如师弟所言,眼浑然没有天下出家人。若当真他登基,我等僧人再无活路!”道静面上笑着,心却在冷笑,“此等暴虐之人,怎堪天下人君”

寺院依山而建,行至半山腰,山路陡然变窄陡峭起来。

“殿下可是累了,在此处歇息片刻!”朱允炆轻笑道。

朱允熥点点头,“好罢!”说完,在一处石凳上落座,又道,“孤有些渴了,煮茶来喝!”

闻言,道静大为欣喜,忙到,“殿下稍作,老僧让徒儿去给您取水!”

“不用,孤自己带着呢!”

朱允熥话音落下,王耻已经指挥宫人,拿出简单的泥炉架在旁边,同时又拿出两个装着清水的精美银壶,准备烧水。

道静顿时大感暗恼,心道,“师弟失策了,他是大明储君,随行的宫人把他吃喝拉撒用的东西都带全了,他怎么会喝外边的水”

就在他心以为大事无望的时候,朱允熥忽然招手,把太监送到手边的银壶打开,嗅下里面的清水。

“这水,好似有些浑了!”朱允熥皱眉道,“闻着有股污浊之气!”

“银壶虽好,但是困水。本寺古井之水,乃是活水!”道静心一动,赶紧说道,“大明衣冠礼仪传承盛唐,用活水煮茶,正是盛唐遗风。殿下...........”

忽然,道静说不下去了。只见朱允熥的目光,似笑非笑的看着他。而旁边,朱允炆则在把玩着一个银壶,似乎置身事外。

“好!”朱允熥忽然一笑,“用你们的水!孤今日尝尝盛唐风味!”

道静后背都被冷汗湿透,强压心里的紧张,转头对外围两个面容清秀的沙弥说道,“去给殿下取水来,块!”

两个小沙弥转头就跑,但刚迈步就被人抓住肩膀。只见两个冷面卫士,冷冷的看着他们。

“小师傅慢点,我等和你们一起去!”

小沙弥看看他们师傅,然后有些惊恐的点点头。

石亭,朱允熥转头问向朱允炆,“听说你在淮安,喜欢和人墨客来往”

“附庸风雅而已,不然岂不是无聊死!”朱允炆依旧把玩着手里的银壶,随口说道。

“既然你爱与人墨客交往,何不建个书院。咱朱家的王爷都是上马拿刀的,你喜好事,建书院也算一桩美谈!”朱允熥笑道,“孤看此地风景甚好,古色古香,沁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