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37章 战争与文化(2/3)

作者:随便老哥
中伤,陛下应该是想用我们手中的刀去征服,去打破!”

夏侯惇脑袋狠狠一扬,“用刀解决问题,才是帝王该干的事!”

……

随着南武阳与颛臾城告破,曹洪从东阳城走出来,泰山郡全域复归朝廷治下。

这一场战争虽然看起来简单,可如果算上曹洪前期的战斗,前前后后历时近三个月。

在刘辩打算移师南武阳,准备接下来战事的时候。

荀攸忽然送来了一封奏表。

在奏表中他建议刘辩不必急于准备接下来的战事,如今夏收在即,需先全力确保粮食安全。另外,青州黄巾军与袁绍的关系有些不清不楚,似结盟又似敌对,朝廷应该暂时观望。

刘辩稍作考虑,采纳了荀攸的建议。

他下旨由曹仁、夏侯渊分率兵马屯驻泰山郡南北,然后将其他的兵马都抽调了回来。

既然是暂时观望,他觉得就不必给青州的那些义军邻居制造太大的压力。

朝廷数万大军屯于他们的家门口,只会让黄巾军惶惶不安,更快的倒向袁绍。

同时,刘辩也调回了屯于昌邑的曹操。

这一个季度完成的还不错,现在也需要确定一下下一个季度的主要业务。

在各部兵马回归之前,刘辩先见到了他第一个用公车征辟的郑玄。

如果仙风道骨有具体的样子,那一定就是郑玄的样子。

这位老者的衣着很朴素,眼窝深陷,整个人看起来好像有些营养不良。

如果单看他的样子,可看不出丝毫的仙风道骨,也不像是个大儒。

可他的气质格外的出众。

站在面前,就给人一种浩渺如高山,又和蔼如雾霭的感觉。

这大概才是真正的仙风道骨。

刘辩并没有准备过高的规格,只是态度客气的为郑玄准备了一场宴席。

“先生在家乡安心治学,朕本不欲令先生跋涉山水而来,但天下混沌,朕欲肃清吏治,整顿地方,就必须要有足够的良才。今年京畿大考,应者倒也云集,结果也很出乎朕的预料,但今年如此,明年就不一定依旧会是如此。”席间,刘辩对郑玄直言自己心中的焦虑。

“那些有识之士,各有所依,朝廷必须从庠序之列重新下手,开辟培养人才的道路。”

“太学的博士祭酒之位,将负责统筹此事。朕思来想去,天下恐唯有先生能胜任此事。”

郑玄与刘辩相对而坐,双手交叠抱于腹部,轻声说道:“陛下志向高远,这是天下万民的幸事,只是老臣听闻陛下似不愿用我们这些老古董?”

刘辩倒也不遮掩,他哂笑道:“不如郑公先听一听朕的打算如何?”

“愿闻其详!”郑玄颔首道。

这一刻,刘辩恍然间有一种坐而论道的感觉。

为了映衬这样的气氛,他将跪坐换成了趺坐。

郑玄将这一幕看在眼中,不禁和蔼一笑。

他对这个年仅十五岁的帝王,其实很是好奇。

刘辩酝酿了一下情绪,开始讲起了他心中的道理:“王者以民人为天,而民人以食为天,能知天之天者,斯可矣。而同样的道理,朕以为人才是王与百姓之间的桥梁,朝廷取士,不可不慎重。”

“少年,是王朝的希望,也是国家的未来,他们就像那七八点钟,不是,就像那……”

刚要准备长篇大论一下的刘辩,在时辰上毫无征兆的卡住了。

他掐着手指头算了半天,才尴尬的对郑玄继续说道,“少年就像那辰时的太阳!”

郑玄温和笑道:“这倒是一个新鲜的比喻。”

这一卡壳,把刘辩酝酿的高深情绪给搅了个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